2012年7月25日,在北京廣渠門橋下遇難的駕車人丁志健的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親友同事趕來為他送行。圖為丁的妻子懷捧遺像,神情絕望。圖/李昊
截至7月26日,北京區域內共發現77具遇難者遺體,其中66名遇難者身份已經確認,11名遇難者身份仍在確認中。這是繼7月22日公布37名遇難者數字后,北京市再度更新“7·21”特大自然災害中的遇難人數。昨日的發布會,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新聞發言人潘安君通報完畢后,起身鞠躬,向遇難民眾表示哀悼。
核心城區僅遇難1人
昨晚8時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潘安君正式公布“7·21”特大自然災害遇難人員情況。經過反復調查、核實、確認,截至7月26日,北京區域內共發現77具遇難者遺體,其中66名遇難者身份已經確認,11名遇難者身份仍在確認中。已經確認身份的66名遇難者中,包括在搶險救援中因公殉職的5人。
在61名遇難者中,男性36人,女性25人。其致亡原因為:溺水,46人;觸電,5人;房屋倒塌,3人,泥石流,2人;創傷性休克,2人;高空墜物,2人;雷擊,1人。
這61名遇難者遺體發現的地區分布為:五環路以內,6人,其中核心城區1人,其余均集中在遠郊鄉鎮,特別是山區。其具體分布為:房山區,38人,主要發現在河北鎮、周口店、青龍湖等鄉鎮;朝陽區,6人,發現在金盞、十八里店等鄉;豐臺區,5人,發現在長辛店等鄉鎮;石景山區,5人;通州區,3人;懷柔區,1人;密云縣,1人;大興區,1人;東城區,1人。
有尸體從河北沖過來
潘安君表示,到目前為止,對受災現場的搜尋工作基本完成,遇難者統計人數不會再有大的增加。到目前,本市未接到新的失蹤人員報告,但是一旦發現新的搜尋線索,絕不放棄搜尋。
對于11名尚未確認身份的人員,潘安君透露,已經提取DNA信息,跟河北當地的公安部門進行比對,以盡快確認11名遇難者的身份。此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確認,其中部分遇難者尸體是從河北沖過來的。
北京市將要認真反思
“我代表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向這次特大災害中的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難者家屬表示親切慰問。”
潘安君語帶沉痛地向在場記者通報了此次特大自然災害中的遇難人員情況之后,他起身鞠了一個躬,以表達對遇難者的哀悼。
潘安君表示,北京市將要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全力做好善后工作,不斷提高防災抗災水平。
■官方釋疑
三方面原因導致遇難數字更新慢
自7月22日遇難者數字定格于“37”,到昨天,其間相隔4天。為何昨晚才公布更新的遇難者人數?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新聞發言人潘安君解釋了三個原因。
第一、北京市發布遇難者的統計數據力求準確和嚴謹。“力求準確,所以核實身份工作反復多次進行。”
第二、北京在此次特大自然災害中全面受災,搜救面非常廣。而此次災害造成道路損毀、通訊中斷,搜尋遇難者的難度非常大。此次災害主要發生在偏僻的郊區,搜救工作極其艱苦,搶險人員從大面積的山區開始搜尋,過程非常長。由于暴雨引發山洪泥石流,給遇難者搜尋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第三、遇難者身份確認也需要經過反復調查、核實。遇難人員的甄別很多需要提取DNA跟公安部門核實,才能確認遇難者身份。河北同樣受災,還要甄別遺體是否來自河北。(記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