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北京暴雨男子冒雨連救多名鄰居 因非當地人不能領物資

來源:人民網2012-07-26 14:05:51字號:TT

北京暴雨男子冒雨連救多名鄰居 因非當地人不能領物資

志愿者為青龍湖鎮北車營村村民送去飲用水。

北京暴雨男子冒雨連救多名鄰居 因非當地人不能領物資

清障工作人員在青龍湖鎮北車營村檢查清理受損車輛。

  房山區青龍湖鎮是7·21特大自然災害的重災區,經過連日緊張搶險,村民生活正在逐步恢復。在常樂寺村和水峪村,受災村民均以投親靠友方式安置。在災情最重的北車營村,200多戶受災村民或將搬遷,異地重建為排水渠讓道。

  在此次特大暴雨中,房山區青龍湖鎮北車營村受災嚴重。穿村而過的排水渠兩側,共有200多戶村民受災,100多間房屋倒塌或成危房。昨天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在北車營村視察災情時表示,為安全起見,應動員排水渠兩側村民搬遷,異地重建為排水渠讓道。

  北車營村位于兩座大山之間,共有1411戶,一條寬約一兩米的排水渠穿村而過。在7·21特大暴雨中,洶涌的洪水漫過排水渠,造成兩側200多戶村民受災,100多間房屋一夜之間變成危房甚至倒塌,幾十輛轎車被毀。該村因此成為青龍湖鎮32個行政村中受災最嚴重的村落。

  年過半百的北車營村黨支部書記翟瑞生說,在他小的時候,排水渠兩側并無房屋,因排水通暢,即便發大水,大家也不害怕。隨著村里人口越來越多,排水渠兩側建起越來越多的房屋,排水渠的空間被擠占得越來越狹小。這也是此次村民受災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昨天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一行來到北車營村慰問受災群眾。陳剛來到排水渠旁一戶村民家中,看到房屋的墻體已經出現裂縫。據這戶村民介紹,房子建于上世紀80年代,為磚瓦結構。

  聽說排水渠兩側村民普遍受災,陳剛轉身對翟瑞生說,最好讓這些村民搬遷,拓展排水渠,增強泄洪能力,“要好好做老百姓的工作。”陳剛這樣叮囑翟瑞生。

  翟瑞生說,排水渠兩側房屋都是磚瓦結構,防洪、抗震能力非常差,應該借此機會讓排水渠兩側的村民搬遷到別的地方去,“我的想法是村委會找一塊地蓋上房子,讓老百姓搬進去,然后拓寬排水渠。”

  但是對于這個搬遷計劃,翟瑞生覺得實施起來困難不小,首先要做村民的工作,因為很多老人不愿意搬走,除此之外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

  善后·北車營村

  百名志愿者自發送物資

  截至昨天中午,北車營村中被暴雨損毀的汽車已被拖走,排水渠也基本清理完畢,村內主干道已恢復通車。上午10點,一批批裝載救援物資的卡車從村東口進入北車營村。路旁的商戶們圍坐在剛剛通水的水管旁,清洗被泥水浸泡過的貨物,十幾臺挖掘機在東西向的排水渠旁加緊作業、清理淤泥。

  受災群眾安置點設在北車營完全小學,在1號帳篷內,村民張女士和李女士正在休息。由于自家房屋成了危房,7月22日,兩家申請援助,于是張、李兩家9口人住進了原本只能容納3人的帳篷里。“有個住的地方就不錯了,我們也不想給村里添麻煩,這么多人都要住,不如騰出兩間給最需要的人。”李女士憨厚地笑著說。

  記者注意到,在每頂藍色的簡易帳篷里,有三床軍用棉被、兩把椅子和一張課桌。昨天一早,村里還給每頂帳篷發了三盒蛋黃派和兩瓶礦泉水。

  從前天開始,先后有近百名志愿者自發驅車來到北車營村等受災嚴重的村落,送來幾百箱礦泉水、方便食品和藥品。據了解,這些物資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買的。他們中很多都是“90后”,有的是還在讀高中、大學的學生,有的則是剛剛上班的年輕人。

  “這幾天,我們在網上建了幾個救災動員的QQ群。”發起人之一的魏井宇是北京城市學院一名大三學生,他說在網上看到房山的災情后,便發起了這次活動,網友參與踴躍。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愛心人士送來消毒液、手套、口罩等物資百余箱。

  據青龍湖鎮民政科工作人員介紹,昨晚,又有十幾頂帳篷運到北車營村。村里還將開放小學二層的全部教室,每間教室設置5張床,以解決余下受災群眾的安置問題。

  “我們最大的擔心是,9月份小學開學的時候,村里的房屋整修肯定完不成。”該村黨支部書記翟瑞生說,他們準備建一批簡易民房,供村民暫時使用。

  善后·水峪村

  水廠管道損壞仍未通水

  昨天下午,青龍湖鎮宣傳部部長沈長全稱,目前該鎮32個行政村,只有水峪村尚未通水,原因是該村附近水廠的主管道損壞,目前正在全力搶修。鎮上的供水車會每天進村為村民供水。

  水峪村有1100多口人,一條小河流經該村并匯入青龍湖鎮的大石河。洪水來襲,大水沖垮了河堤,涌向村莊,沿河的房屋大都被浸泡。

  昨天下午,記者走進幾戶被淹村民家中,發現很多房屋的墻體都出現幾厘米的裂縫,路上隨處可見去鄰村運水的村民。他們說,每天都有送水車來,每家能接兩桶,但水比較渾濁,只能洗洗衣服,飲用水只好去鄰村借。

  據該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每天鎮里都往村里送5車水,鎮里還為受災群眾發放了賑災帳篷和棉被,但帳篷都沒有支起來,因為大家都去投親靠友了。

  善后·常樂寺村

  受災村民全部投親靠友

  昨天下午,青龍湖鎮常樂寺村內道路已經恢復通行,水電也已恢復正常。但被淹的幾個工廠仍然七零八落,到處散落著雜物,零星的受災群眾揮舞著鐵锨清理廢墟。

  據了解,該村水電在前天晚上已全部恢復。受災村民王先生說,前晚,村委會給他們送來了20斤大米、20斤面和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大水沖走了他家的現金、存折、身份證,家里沒有錢,銀行也取不出來錢,只能向鄰居借了100元。王先生家里有3口人,一畝半的土地上種著玉米,平時靠買賣舊木材維持生計。

  據村民介紹,由于常樂寺村沒有設置受災群眾安置點,受災的村民只能投靠親友。好在該村只有100多戶人家,除了被淹的幾個工廠,受災村民只有幾戶。

  特寫

  外鄉人水中連救多名鄰居

  在北車營村,年近四十的趙先生是個外鄉人。他和妻子來自安徽,上世紀90年代到北車營村務工,至今已有將近20年。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租住在排水渠北側出租房內的趙先生帶領妻兒脫險后,想起了還在院子里的鄰居,于是他蹚著半人多深的渾水,一步一步返回院子,先后背出隔壁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和一位16歲的女孩。一個小時后,趙先生再度回到巷口,翻過院墻,幫助一名被困家中的鄰居脫險。

  前晚,幾名與趙先生同院的受災村民都被安排住進北車營完全小學的救災帳篷里。由于不是本村人,趙先生一家沒能享受同樣待遇,也無救災物資可領,夜里只能借住在鄰居的卡車里。趙先生把兩個孩子安置在駕駛室內,自己則和妻子睡在車斗里,“很熱,蚊子又多,我們都一夜沒合眼。”

  昨天下午,對于趙先生一家的安置問題,北車營村黨支部書記翟瑞生的解釋是“前期救災物資比較緊缺,需要先盡著本村人口”。他承諾當晚會及時解決趙先生一家的問題,不會讓他們繼續露宿。

  房山北車營村小學東十幾米處路北

  這位媽媽,她老公在大雨那天拼死救出了六個人。她家所有的東西都被水沖走了,目前在一輛被水沖下來的卡車上棲身。身上的衣服是昨天好心人送的。村里分東西,說因為她們是外地人,不管。我問她想要什么?她捧著孩子的小臉給我看,說給孩子帶點蚊香吧!蚊子多,孩子的臉都被咬腫了.

  捐款是不是也應該只限北京戶口?

  在本地生活的外地孩子,她指的墻線是當時暴雨來臨時她家進水的深度。當時她的父親救了六個人,她們一家卻因為是外地人不能住到帳篷里,也沒有被褥發,今天民間救援車隊已經買了被褥送過去了,孩子們看起來比昨天高興多了。

  外地來京一家~~~洪水暴發時這位漢子救出了六名遇險的人,一度全家住在報廢卡車上,現在已搬回清除了淤泥的室內~~~救災物資的發放確實無法完全有序、合理,剛剛也已充分體會,現在食品、帳篷、醫藥已有了保障,排淤工作也在有序進行,邀請一家人去城內小住被婉拒。其實也確實幫不上忙,祝福他們吧!

昨日,青龍湖鎮北車營村,受災村民登記領取方便面、礦泉水等救災物資。新京報記者尹亞飛攝

救災物資由村委會發放。新京報記者尹亞飛攝

孩子們在臨時安置點玩耍。新京報記者尹亞飛攝

  房山區青龍鎮是“7·21特大自然災害”重災區,北車營村則是青龍鎮災情最重的村莊。

  昨日,北車營村支書翟瑞生表示,已準備好消毒防疫物品設備,因為天氣原因,暫未開展消毒工作,“天一放晴,立即組織消毒。”

  搬遷存資金征地問題

  前日,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到北車營村視察災情時表示,為安全起見,應動員排水渠兩側村民搬遷,異地重建為排水渠讓道。

  此次“7·21特大自然災害”中,北車營排水渠兩側200多戶村民受災嚴重,被納入考慮搬遷范圍內。

  昨日,翟瑞生透露,搬遷方案仍在研究中,將提供板房給暫住帳篷的村民,板房位置初步定在良三路北車營村路段附近,待能控制汛期險情后搬遷。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集中在資金和土地征用方面。

  疾控中心提水樣檢測

  災后的臨時安置點設在北車營村完全小學,昨日下午,專業公司為臨時安置點裝了一臺飲水機,免費提供純凈水,以解決部分村民的飲水需求。

  村支書翟瑞生介紹,21日的暴雨導致村內自來水管道損毀,雖然目前已恢復供水,但還是比較渾濁,尚不能直接飲用,也不能淘水洗米。

  前日,房山疾控中心已在村北頭機井內取走水樣,化驗結果將于近期出爐,如果結果顯示水體已有污染,將想辦法解決。

  消毒防疫已做好準備

  昨日是暴雨水災后的第四天,村民最關心村里的消毒防疫,昨日已有志愿者為村民送去消毒水。翟瑞生稱,由于天氣原因,本計劃昨日進行的消毒工作暫未開展,待天晴后,將立即組織消毒。

  近期北京仍有強降雨,翟瑞生說,已通知村民撤離至安全地帶,并建議村民盡量投靠親友,如遇大雨,臨時安置點內帳篷居住的災民將首先被轉移至小學教學樓等高地。

  特寫

  受災村民簽字領物資

  昨日下午,北車營村完全小學災民安置點,村委會正組織發放賑災物品,村民排隊領取礦泉水、方便面、饅頭等食品。

  “有志愿者送,村里就不發”

  村民王萍說,村委會給他們發放的食物夠吃,“還經常會有志愿者直接給我們往帳篷里送食物和物資。”記者看到,救災帳篷里,幾乎每個床上都放有一個紅色包裹,里面放有毛巾、衛生紙、消毒水等物。

  但不是每個受災村民都有這樣的待遇。

  一名李姓村民稱,24日下午,志愿者給他家送了12瓶礦泉水和12碗方便面,“說這是他們直接提供給村民的物資”。當時有村委會的人跟著志愿者,送到誰家村委會的人都會記錄。

  李姓村民說,第二天他去村委會領食物等,村委會拒絕發放,“說志愿者已經給我們送過了。”李姓村民不解,“都這時候了,誰也不會浪費,12碗面就夠一家4口吃三頓。”

  住在安置點的楊姓村民,前日她領取了一箱礦泉水,并登記了姓名。昨日,她再去領取礦泉水時,被村委會工作人員以前日已領過為由,拒絕發放。

  另一災民稱,領取被子時,必須登記姓名,“村委會人員說,雨季過去還得回收。”

  “村委會理解村民抱怨”

  對于“頭天發給物資第二天不再發”,北車營村支書翟瑞生表示,不存在這種情況,“除非是沒到發放時間”。

  “每次發放至少需要1100箱方便面和礦泉水。”翟瑞生稱賑災物品運至北車營村后,經過登記、清點,放置在村內小學的兩側教室內,村委會并沒有囤積賑災物品。

  災民在領取物品時,必須登記姓名。“登記姓名,一方面是給捐贈者一個交代,物品確實發放到災民手中;另外災民太多,防止重復領齲”翟瑞生說,特殊時期,村民房屋倒塌,財產受損,“村委會能理解村民的抱怨。”

  好心人慰問“委屈英雄”

  在北車營村打工的安徽人趙露潑,在家排行老三,人稱“三趙”,他在此次暴雨大水中救了5名村民。據媒體報道,由于不是本村人,同樣受災的趙露潑一家不能被安置到救災帳篷內,也無救災物資可領齲夜里,一家4口只能借住在鄰居的卡車里,8歲的女兒和6歲的兒子擠在卡車駕駛室內,他和妻子睡在車斗里。他的事跡和遭遇被志愿者傳上網絡,引起關注。

  “三趙在嗎?”昨日下午,一輛黑色SUV來到北車營村,找到趙露潑一家。

  SUV的車主唐先生說,他從網上得知趙露潑一家的遭遇,那張一家4口擠在卡車里過夜的圖片“很震撼,很難受”,專程從城里開車過來。在路上的加油站,他購買了方便面和礦泉水,塞滿了整個后備廂,都派發給趙露潑和他的鄰居。唐先生想把趙露潑的小孩子接到他家暫住,但孩子們并不愿意。

  昨日,趙露潑將家中泥水清完,一家人終于可以不用睡在卡車里了。

  災區手記

  “這回見水就跑”

  時間:7月25日

  地點:北車營村

  昨日下午5時許,再次收到降雨藍色預警的北車營村,天色又開始陰沉。

  “村里通知隨時準備撤離。”住在救災帳篷里的王萍說,“這回說什么也得早點跑。”

  21日晚6時左右暴雨來臨,自家院子里的積水快過膝蓋時,她還專門喊兒子出來看了看,“從沒見過這么大的水,當時還挺高興。”

  時間不長,洪水過膝,開始往屋子里灌。王萍開始慌了,沖回屋里搶救電視、墊高冰箱、洗衣機,“沒幾分鐘,洪水就到了腰部,這時候還不想放棄家里的東西,接著搶救,結果后來洪水直接淹到了脖子。”

  “如果今晚下雨,只要地面上有積水,無論多淺,一定要馬上跑到高處躲避,啥財產有命重要?”同住一個救災帳篷的村民說。

  有村民稱,他們準備去找梯子,備好放在撤離地,“一旦再有大洪水,什么狀況都有可能發生,關鍵時能用這梯子往更高的房子上爬。”

分享到: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扶沟县| 鹿邑县| 聂拉木县| 五华县| 呼图壁县| 铁岭县| 靖西县| 临邑县| 灌云县| 渑池县| 双辽市| 沙河市| 平塘县| 曲阜市| 敦化市| 达尔| 曲靖市| 冷水江市| 汝州市| 澜沧| 东平县| 绿春县| 宁都县| 正定县| 平罗县| 邛崃市| 锡林浩特市| 古丈县| 中卫市| 牙克石市| 景洪市| 新乐市| 七台河市| 砚山县| 淮南市| 潮州市| 塘沽区| 怀集县| 玛纳斯县|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