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車輛沿街停,車主打游擊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市北天幕城立體停車場和人和路立體停車場周邊的嶧縣路、青海之路、壽光路、郭口路等狹窄道路上,車主沿街違法停車的問題非常普遍。
“停車場的收費一個月300元,我回家還要往小區交200多元的停車費,加在一起就太多了,生意不好做,所以能省就省吧。”在人和路對面開店的商戶張先生說,雖然知道將車停在街邊違法,他
同樣,在市北天幕城附近,有銷售建材、家具的商戶稱,平日為了方便裝卸貨物,就將車停在門口,如果遇到交警來檢查,就把車開出去轉一圈再回來。
對于車主沿街違法停車,市北交警部門工作人員回應稱,沿街違法停車是目前很多地方都存在的問題,無法根治,他們只能在平常的工作中,隨時檢查道路停車狀況,對違法停放的車輛貼罰單。
專家:
建議增加配套停車場
青島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冷靜介紹,停車場分為兩類,分別是社會停車場與配套停車場。社會停車場有專門的建設公司,專門為社會車輛提供停車位,并收取費用。而配套停車場是住宅區、商場、寫字樓等場所配套的停車場,有一些是免費的。冷靜認為,現在青島市內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立體停車場是社會停車場產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而立體停車場的前期建設費用很大,這需要有政府的一定支持,這是城市停車場能順利發展的一個前提條件。
冷靜稱,有些司機為圖方便直接將汽車停在馬路旁邊,亂停亂靠的位置正好也是交警監管的盲區。這樣就使得立體停車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還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壓力。要想使立體停車場得到充分的使用,就應當促使司機自覺將車停在停車樓內,需要城管和交警對亂停車現象嚴格治理,她說,“立體停車場的產業發展需要各方面的促進。”
據冷靜介紹,社會停車場主要擔負短時間停車和臨時停車,還不能完全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青島市內的住宅區車位配比約為1:0.5,這就導致許多居民沒有地方停車,不得不將車停到馬路上。市內一些公司、單位配備的車位也趕不上車輛增長的速度,很多員工也將車停靠在馬路兩旁。他建議,不妨借鑒國外經驗,將住宅區的停車場建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時加強其他配套停車場的建設,這樣才能有效緩解停車難。(記者 藍娜娜 邱曉宇 實習生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