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青島水族館人工繁殖的兩只斑海豹“海納”和“渤躍”,在萊州灣長島廟島海域成功放歸大海。昨天,青島水族館發布了詳細的對兩只斑海豹的跟蹤情況。“渤躍”一直有穩定的信號傳回,而“海納”已經不當“天線寶寶”了。
????“海豹姐倆放生大海”新聞追蹤
????“海納”不當“天線寶寶”
????水族館工作人員介紹說,美國一家公司的專用衛星,根據小海豹頭頂的GPS衛星信號發射器,已同步把小海
????記者從兩只海豹的分布及移動路線圖上看到,釋放后,兩只海豹的活動范圍及移動路線并不相同。 “海納”釋放后,首先向西北方向游往遼東灣西岸,后又返回釋放地附近海域,然后再次游往遼東灣西岸并進入遼東灣,沿遼東灣北部近岸海域運動至遼寧營口海域,然后沿近岸向南運動,信號消失時其位置在大連瓦房店近岸。
工作人員分析說,“海納”在5月15日后信號消失,已經不是“天線寶寶”了,這種情況一般認為是信號發射器脫落造成的。信號發射器是粘貼在海豹背部的,而斑海豹經常在岸上或者礁石上棲息,摩擦易造成粘貼的信號發射器脫落。根據海豹的生存能力及持續發回的20天信號來看,“海納”已融入野生種群,死亡的可能性不大。
“渤躍”穿越渤海黃海
而另一只海豹“渤躍”釋放后,向北游往大連旅順海域,方向感比較強的它很“戀家”,后折回廟島海域,并向西南進入萊州灣,然后沿膠東半島北岸游出渤海,經山東威海海域后向南運動至江蘇附近海域,后又向北運動至黃海北部大連長海縣海域,然后向西回到廟島海域,目前“渤躍”位于威海榮成附近海域。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豹“渤躍”自釋放后到目前,均有穩定信號傳回。從它的分布位置分析,“渤躍”主要在渤海南部和黃海東部活動,釋放后在渤海活動一段時間后游出渤海,在5月18日前后穿越黃渤海分界線,進入黃海,5月27日前后到達黃海南部海域,接近黃海東海分界線,6月4日前后到達大連長海縣海域,6月7日前后進入渤海到廟島群島附近,6月9日又游出渤海。
工作人員介紹說,廟島群島是斑海豹在渤海已知的上岸點之一,所以本次釋放地點在廟島附近,從釋放后海豹的分布看,在廟島群島附近出現的時間較長,根據工作人員對斑海豹洄游線路的總結,通常遼東灣斑海豹在中國遼東灣和韓國海域之間洄游,偶爾會有個體在海流等作用下向南至東海、南海海域,這與本次釋放的“渤躍”向南運動的路線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