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爺回家后仍繼續看病
麟游一發燒病人被趕出院 家屬質疑縣醫院做法欠妥
7月9日下午,麟游縣醫院的醫生告訴已住院10天的梁大爺,按照合療政策規定,他的醫藥費已快花到2000元標準了,醫院讓辦理出院手續。當天下午,兒子雇車把父親拉回家,回家時的梁大爺因高燒不退,繼續請衛生所的醫生看病。
7月11日,記者以家屬身份找到梁大爺的主治醫生證實確實如此,該醫生說:“留床位肯定不行
醫生:
出院后過幾天可以再回來住
梁大爺的兒子告訴記者,6月29日,父親因為右胸口疼痛在麟游縣人民醫院內三科住院,期間一直輸液治療。7月9日,醫生告訴他得去其他醫院檢查。梁大爺的兒子提出能不能把床位留出來,檢查回來再住?醫生說得辦理出院手續,因為按照合療政策,住院費用已快到2000元標準了。事實上梁大爺住院期間總共花費了1700余元,因為新型合療政策報銷了75%,并沒有花到2000元,再說了,父親還發著高燒怎么就開了點感冒藥讓人回家了,這種做法讓人費解。
家屬:
病沒好怎么能把病人趕出去
隨后記者在麟游縣醫院內科其他病房了解到,很多住院的病人都知道這條“潛規定”,住院費用超過2000元,醫生“可能”就會讓你辦理出院手續。對此,一些病人和家屬質疑:“醫院是專門救治病人的,病沒好怎么能把病人趕出去?”
一位因“高血壓”住院的老人告訴記者,他就遭遇過這種情況。5月份第一次住院后,醫生就曾告訴他讓他辦理出院手續,因為醫療費用已經超過2000元了,醫生還告訴他如果不出院上面就會扣他們的工資。女兒
醫院:
科室超指標要處罰
對于記者了解到的情況,麟游縣醫院醫保科科長閆亞軍讓記者看了一份麟合療辦發(2012)3號文件,其中明確:2012年麟游縣醫院年次均費用控制指標應該在2350元以內。閆亞軍說:“一般內科和兒科住院費較少,平均住院人均費用下來不能超過2350元,縣合療辦也針對這一情況對醫院進行考核,如果醫院年次均住院費用超過這些就要處罰,所以醫院也制定相關規定對科室進行處罰。”
麟游縣合療辦一位負責人證實了閆亞軍的說法,“如果不對合療資金進行管理,就會出現浪費醫療資源的現象;寶市衛農發[2011]616號文件中規定,縣級醫院年次均住院費用控制指標在2600元,”但這位負責人說:“病沒好讓病人出院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市衛生局:
費用控制是為了合理治療、用藥、收費
記者在寶雞市衛生局農基科了解到,由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實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并以縣為單位統籌的政策。縣級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是由縣財政和各鄉鎮政府負責籌集的,根據該縣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發病率來計算該地的年次均住院費用,寶雞市縣區是年次均不超過2600元,只要不超過這個數額,各縣區都是可以自主確定費用標準的。
農基科工作人員說,所謂的2600元不是針對某個病人的,而是針對該醫院參加合療的住院人數平均下來的費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如果一些慢性病或者病情不太嚴重的病人占用太多的醫療資源,將會損害其他看病人的利益,所以對于門診慢性病鑒定把關嚴格,對于超過次均住院費用的要處罰。
>>記者說話
層層處罰下利益占上風
本報3月1日在陜西新聞版刊發了《隴縣人民醫院實施“住院限期”患者病沒好被攆出院》的報道,如今麟游縣又出現了住院費用超2000元就讓出院的怪事,而且病人還在發燒。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于農民抵御重大疾病風險,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很好地維護了參合農民的利益。然而,從上至下的年次均住院費用控制指標在執行過程中,未免過于機械,所謂的費用控制指標在參合病人眼里成了一道坎。為了指標控制,市衛生局對縣合療辦處罰、縣合療辦對醫院處罰、醫院對醫生處罰,在層層處罰中,醫生也不得不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對患者說:“出院吧,你的費用到了,下次再住進來!”
看病不是演戲,這一現象的根源,是這一政策執行過程的公式化,其目的是為了節約醫療資源,使合療基金能讓更多的患者享受。然而,僅僅為了執行所謂的控制費用標準,讓病情未好的患者出院也未免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