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引領島城網吧業“蝶變”
青島網吧業經歷近20年的發展至今已成為遍及島城各個角落,門店1700多家,從業人員1萬5千多人,年營業額4.75億元的文化產業集群。期間歷經興衰與挫折,幾經更迭和代謝,在政策引導下、在市場規律作用下,行業潛在的文化情懷得以喚醒,愛心得以張揚,整個島城網吧業破繭重生,化蛹為蝶,全然擺脫以往為人詬病的不良行業形象,蝶變成經濟文化發展的建設者、城市文
一、蟄伏邊緣
任何一個行業從無到有、從弱小到興盛,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不乏幾經量和質的變化,歷經經營慘淡的陣痛和華麗轉身的喜悅,經過痛苦的自我更新和殘酷的市場選擇,逐步為社會和時代所接納,成為一個時代經濟文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像網吧業從其誕生第一天,就飽受社會爭議和遭受市場不公平的對待。網吧雛形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電腦房形式出現,以家庭作坊式經營為主,投資規模小,經營不規范、行業人員素質差,行業業態不穩定,“小、散、亂、差”成為行業標志,行業發展處于無序和混亂狀態。特別是“北京藍極速”事件,把整個行業推到風頭浪尖,加之行業快速擴張和國外不良文化通過網絡進行滲透,引起了政府各層面廣泛關注,特別是從維護國家文化主權、文化安全以及文化強國戰略角度,凸顯強化網吧文化陣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02年國務院頒布了首部網吧行業管理法規——《互聯網上網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明確網吧管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其意識形態和產業經濟雙重屬性決定了網吧必將成為新時代民族文明傳承的新渠道和構建益德益智文化環境的新選擇,03年至今連續高密度、高頻率出臺一系列強化網吧網絡管理文件,進一步收緊了政策窗口,關閉了網吧行業無序發展之門,“過街老鼠”成為行業的無形標簽,行業發展也驟然萎縮,進入“冷凍期”。而此時國際網絡企業特別是網游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和擴張階段,國產網絡產品的匱乏導致外來網絡產品迅速占據了國內網絡市場,后知后覺的國內網絡文化企業被迫在夾縫中生存,行業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和單純對利潤追逐,誘導青少年朋友沉迷網絡不能自撥,誘發少年犯罪等社會問題,輿論片面宣揚個案中沉迷網絡對青少年的精神毒害,這種不全面、不客觀的負面報道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時“精神鴉片”成為網絡游戲的代名詞,而網吧也代為受過,被公眾“妖魔化”、“丑陋化”,網吧成了藏污納穢的不潔之地,社會唯恐避之不及,行業被社會嚴重邊緣化。雖然行業在解決就業、經濟稅源、穩定社會、疏導情緒、娛樂百姓、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眾口爍金,行業仍難擺脫難堪的境地,社會地位低下,社會形象惡化,并且這種被動局面直接導致日后行業經營的日漸慘淡,逐漸演變成社會閑余資本不愿進入,行業擴大再生產無望,行業支離破碎,人心背離,行業從業者承受著精神和經營雙重壓力,網吧成了社會陰暗的、被人遺忘的角落。
二、破繭而出
而現實中,由于網吧企業具有的文化經濟雙重屬性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已在不自覺中承擔起了引領時尚、傳承文明、媒體改革的歷史使命,成為網絡文化支柱產業的重要支點。全國14.6萬家網吧,年營業額619.05億元,而青島獨占1.4%,家數排全國第三位,對全市GDP貢獻度逐年上升。如此受眾群體廣泛,參與度高的行業,長期受到壓制,納稅者最起碼的的社會地位都得不到認可。長期的壓力可能壓垮一個行業,但也可能促使行業萌發革新的動力。科技的進步、網絡的普及是當今這個時代前行的必然結果,網吧作為網絡文化產業鏈的末端,其平臺優勢和渠道價值優勢,是網絡文化實現功能化、社會化、大眾化、產業化的保障。特別是“十二五”規劃,明確了網絡產業市場經營主體地位,網吧業的發展,迎來了政策春天,也是網吧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服務方向難得的機遇期。同時,推行業態的多樣化、模式的連鎖化、經營的規模化和品牌化,也迎合當前產業升級換代的內在要求。如何隨勢而為,徹底擺脫行業灰暗的社會形象,讓網吧企業找回應得的社會尊重,重新走到陽光下,重新找回文化使者的驕傲,是擺在文化執法部門和萬名從業人員面前現實的選擇,是一道必答題。
如何辯證地解決好管理和發展的問題,如何做到引導扶持有力度、有成效。既是擺在管理部門面前的課題,也是行業有識之士在不斷深思、急于謀求新的出路和重新得到社會認可需要解決的問題。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做為新成立的職能局,一直堅持以規范市場、促進產業發展為己任,以改善行業現狀為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積極履行職責,調整工作思路,提出以建設“文化環保城市”為目標,以創建“陽光網吧”為抓手,積極介入,主動深入,創新改革,力求網吧業社會、經濟效益同步發展,以科學、務實、高效、規范管理,促行業守法、規范、文明經營,堅持依法行政,加大查處力度,及時糾正和處理違法違規法行為,震懾行業不良傾向,幾年來吊銷20多家違法經營網吧、每年查處處理違規網吧100多家次。及時準確的打擊不僅及時糾正行業的不良導向,教育、警示一大批心存僥幸的網吧,清理行業的害群之馬,而且公平、公正的處理,贏得行業的理解和支持,文化執法部門在行業的權威性和信任度不斷加強,市場違法經營狀況得到根本改變;加大媒體對典型案件和專項整治工作的宣傳力度和違規企業的曝光力度,充分利用島城門戶網站等網絡平臺,通過設立違法曝光臺,定期將違規網吧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增加其違規的社會成本,敦促行業自覺守法文明經營;為了增強社會參入網吧管理的積極性,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文化市場舉報獎勵辦法》,與市關工委等部門聯合組建1500余人的網吧市場義務監管員隊伍,延伸監管觸角,逐步形成市監管指導,區(市)屬地管理,鎮(鄉、街道)具體落實,村(居委會)日常監控,義務監管員廣泛參與的五級網吧管理網絡,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通過明查暗訪、行業動態監管、人工巡查、技術平臺檢索等手段,實現行業監管的全覆蓋和無死角;通過媒體、網絡和各種宣傳平臺公布12318舉報電話,設立專門處室進行24小全天候人工值守,確保市場有報必查,有查必果,達到執法無縫隙,多年來保持及時查處率100%,保障對市場的掌控力。但行業因受習慣思維和個體事件的影響,行業的真正的社會價值和產業形象急需扭轉,社會上一葉遮目、以偏概全的偏面認識仍占主導,行業優秀力量受到忽視,仍然在社會夾縫中生存,希望社會理解、支持的呼聲日益增大。
政府管理行業的思維角度不同,對行業的存在和發展產生的作用有著根本的區別。市文化執法局秉承“管理至上”的理念,堅持為文化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在全面履行監管職能的同時,創新工作方式,改變傳統管理模式,以管理促規范、以引導促和諧、以創新求發展,執法監管向重服務培訓和規范引導轉變。根據全市網吧市場現狀對行業進行精細化管理和等級劃分,將全市網吧按照管理信用、遵紀守法情況等標準劃定A、B、C三個等級,進行分類指導,差異化管理,不僅大大節省了行政管理成本,并且使執法監管更有針對性和效率性。同時,對網吧業戶開展多形式、多層面的政策、法規和經營管理培訓,通過強化教育培訓,繃緊守法這根弦,引導行業創新思維,積極主動走出經營低谷。對行業處境和困境進行客觀分析,對行業的前景進行了理性瞻望。在局領導的指導參與下,組織了網吧企業業主座談會,了解行業所思所想,動態掌握實情,為客觀管理指導市場打好基礎,召開了不同層面和區域業戶參加的座談會、懇談會,規劃行業出路,謀求行業規范發展,引導行業形成共識,制定行業提升計劃。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行業競爭慘烈,合作缺失,社會形象低微,信心喪失。同時,也認識到一個行業通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到今天這個境地,有其行業市場規律的起伏問題,有產業政策的控制問題,有業內的不良行為造成的問題,行業進入到了一個深刻反省、自我修正、尋找突破的時期。行業反饋的信息讓執法部門心急如焚,職業的使命、肩負的行業發展的重任,讓大家感受到:行業不徹底扭轉當前的灰暗的社會形象,重塑文明的行業形象,以一個新形象走到陽光下,就只有死路一條。對此,我們主動出擊,積極迎合行業需求,與各區市文化執法部門聯合舉辦了多場《行業動態分析的發展趨勢》專題報告會,從客觀、微觀方面幫助網吧業主了解當前行業整體形勢,產業政策走向,行業發展趨勢規律,認識到守法、文明、規范經營就是對自我進行救贖,行業的生存決定權就掌握在你們自己手中,提高自覺文明規范經營的自律性,舉報數量環比降低13.8%,讓人民群眾滿意,配合國家、省、市推動行業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政策,引導行業走集約化發展之路,是行業發展必經之路和必由之路。為更好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在網吧行業的實施,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帶動整個行業走出低谷,市文化執法局組織“天拓”等網吧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一個輔導隊伍,輪流到各區市網吧進行輔導,講如何科學管理網吧,如何經營核算,如何發掘利潤增長點,如何降低經營成本,如何搞好區域網吧資源整合,實現更大的經濟回報和社會效益。以更加自由、互動的交流對話,幫助網吧企業提高自身經營能力,從而更好地遵守規章。
三、華麗轉身
行業的形象重塑,一是要有發自行業內在的一種重新讓社會認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門的參與、引導和扶持。自2010年來,已連續兩年文化執法局在全行業組織“陽光網吧”評選活動,對經營規范文明、社會認可度高的共計120家“陽光網吧”予以授牌表彰,并通過島城主流媒體給予宣傳報道,樹行業學習標桿,引領行業發展方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各界對行業的片面認識也逐步得到扭轉。在充分發揮“陽光網吧”的引導作用的同時,還深度挖掘其品牌素材,強化行業品牌示范效應。在座談走訪中了解到,雖然網吧行業一直處于社會輿論的風頭浪尖,但行業不乏具有愛心、公益心和社會責任感的有識之士,歷經行業的起伏興衰,自覺一個行業的繁榮、一個城市的文明是由無數個熱愛這個城市、情系這個行業的個體從我做起的。有想法就有行動,蘭星、朗通、天拓、圣博惠、糖果等五家網吧企業在規范、文明經營好自己的網吧同時,一直將社會公益事業和救助弱勢群體等善舉善行作為自己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在自己企業中率先垂范,帶頭參加汶川地震、失學兒童、玉樹地震、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慷慨解囊,奉獻一片愛心,傳遞一份真情,做一個有良知和社會道德的經營者和城市文明的守護者。但之前,各網吧企業所做的,只是自發的、樸素的、個體的一種社會責任意識的流露,缺少一個愛心組織的領導和發動,行業集體的愛心智慧和力量尚沒有得到最大整合,行業具有的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尚沒有在公益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為此,“天之音”、“天拓”等島城網吧企業在積極探索網吧連鎖化、品牌化進程的同時,將自己的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輻射到愛心公益事業中,以已之力,感召他人,并萌發了集合行業的智慧和力量,更多地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的想法,得到了蘭星、天拓、朗通、圣博惠、糖果等多家網吧企業的一致響應,這樣,成立青島市網吧愛心聯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在與文化執法局進行溝通交流后,執法局領導高度贊揚,并協調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機關工委、市教育局等部門,共同推動網吧愛心聯盟的成立和有關公益活動的開展,并幫助其對內部聯盟宗旨的組織構架、制度設定、愛心捐助計劃、自律手冊進行規范,一個行業自發,政府引導,致力于公益事業的網吧愛心聯盟組織已初見雛形。三月份,愛心聯盟發起人之一蘭星網吧負責人李東明通過朋友渠道得知,地處膠南藏南鎮的高戈莊小學,由于電腦設備老化,經費不足,難以滿足師生基本的教學需要,更別說上網學習和娛樂。在網絡高度發展的今天,網絡知識的學習已納入基礎教育大綱,仍有部分中小學因網絡硬件的缺失而影響到網絡知識的普及,愛心聯盟的發起人深受觸動。經商議后決定在其經營的30余家網吧收集、改裝和購制一批愛心電腦捐贈給學校,并充分利用企業的技術服務等優勢,多次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學校的網絡環境和硬件配置等進行現場勘驗,對學校提出的技術要求和指標進行了測算,對學校原有的電子閱覽室設備進行了全面改造,一個全新的由愛心聯盟出資資助的網吧愛心電子閱覽室呈現在學校師生面前,五月份正式在膠南高戈莊小學掛牌使用。新的電子閱覽室不僅滿足學校的教學之用,并根據教學要求,安裝了運行系統和凈網先鋒綠色軟件,保證孩子們不僅能上網,而且是在老師指導下健康、綠色地上網。網吧愛心聯盟此舉,不但是關注孩子成長、心系教育的一次助學活動,更是行業整體認識的一次質飛躍。由漠視孩子健康成長環境,一味追求企業自我經濟效益的好壞到自覺擔當起關愛孩子成長,為孩子成長構建更加有利的學習環境質的變化。這次捐贈只是行業發起愛心助學的一個開端,愛心聯盟各成員也向全行業發出倡議,將此項公益活動持續辦下去,網吧愛心聯盟充分利用行業優勢,招募行業技術骨干,依照不同分工,分別組建了收集分檢團隊、發展招募團隊、檢修調整團隊、安裝調試團隊、維護檢修團隊共五個專業團隊,保障愛心捐建工作各環節都有專業團隊打理。愛心聯盟還對內部的運作和管理進行了責任分工,制定了聯盟章程、明晰了捐贈工作程序、細化了來往臺賬等制度,定期遠程維護和現場檢修制度,保障捐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立了捐贈明細檔案、設備使用臺賬、實行募捐來的物品和定點捐贈定時公示制度。通過盟員qq群、文化執法平臺及網吧終端頁面及時將助學進度予以公布,接受聯盟成員的監督,確保捐贈活動全程公開、透明,陽光募捐。同時,愛心聯盟面向同行業公布了接受捐助電話,安排專人團隊接收同行業、盟員捐贈的電腦設備。一是將行業產能過剩,尚可使用的設備、設施進行篩選、組裝;二是為已安裝使用的學校電子閱覽室后期提供使用指導和故障維護搶修等。 一份善舉的付出,不僅是愛心的流露,更能調動富有愛心、熱心公益的業內人士的積極參與,現在島城網吧行業不僅僅只停留在滿足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更多地將目光投向經濟、文化、社會和諧發展上,不能不說是行業一個亮麗的轉身和蝶變,對青島市這個美麗、文明的城市而言,更是增加一支靚麗的公益團隊。文化環境的改善、行業形象的提升、宜居幸福城市建設是靠全行業同仁們、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