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進入“2”時代之
現狀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創29個月來的新低。從去年年中達到36個月來的新高,到目前跳水至29個月來的新低,物價的大幅回落主要是由于食品價格的下降引起,但經濟回落導致需求下降正在成為影響物價的核心因素。
CPI降至29個月來新低
6月份CPI2.2%的同比漲幅
被豬肉價格“綁架”的CPI數據,因為肉價的大幅回落而明顯降低。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食品價格旬度數據,去年6月下旬豬肉價格曾經一度超過30元/千克,而目前已經降到了25元/千克下方。6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2.2%,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43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豬肉價格帶動食品價格下降,而食品價格又對整體CPI數據有較大影響,因此物價數據在近幾個月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
除了豬肉價格回落,6月份菜價較5月份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份鮮菜價格環比下降15.2%。
期待政策帶來信心
通脹水平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經濟增速回落決定的,而這也為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并且方向明確。交通銀行預計三季度物價將繼續下行,四季度或有小幅回升,全年運行態勢為前低后高,年末物價漲幅的高度則取決于穩增長系列政策實施的效果。而由于目前經濟放緩速度高于前期市場預期,消極情緒有所蔓延,市場積極的恢復力量有限。
從貨幣政策的具體工具選擇來看,央行已經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里兩次下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力度超出市場預期。
劉元春認為,目前經濟觸底回升的跡象還不是特別明顯,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推進、外部環境還面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宏觀調控政策需要給市場更多的信心。“除了貨幣政策的調控節奏需要進行適度的調整之外,財政政策也可以釋放一些更為積極的信號。而等到一致性的宏觀數據出現再進行調整,其調控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扣了。”劉元春說。新華
菜籃子輕了 你感覺到了?
芹菜、南瓜同比跌一半
芹菜、南瓜、黃瓜、西紅柿、菠菜等都是市民菜籃子中的常見鮮菜,昨天對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及4家超市、農貿市場等進行探訪后發現,發現上述常見菜品中多數蔬菜價格持續下降,芹菜、南瓜等領銜暴跌,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下跌一半,此外也有部分蔬菜近期因受天氣影響價格走高。
“芹菜、南瓜等價格最近降得最多,如今三伏天,這兩種菜水分多也清涼可口,來買的人也多。”昨天上午,在撫順路批發市場常年批發蔬菜的李燕對記者說,雖然近段時間陰雨天氣多,但還沒影響到這些蔬菜的價格。去年這個時期,芹菜批發價接近0.8元/斤,而如今只有0.4元/斤,價格暴跌一半。究其原因,與前段時間記者所做的調查有關,主要是受去年價格高影響,芹菜今年種得太多,而今年需求有限,導致大量芹菜滯銷,由此拉低了芹菜價格。而南瓜批發價也集中在0.4元/斤至0.6元/斤,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近一半。
在探訪中,記者發現包括茄子、青椒、蒜薹等蔬菜價格都出現了10%以內降幅。而大蔥、生姜一類的調味菜價格也出現了回落。此外,陰雨讓蘑菇的生長量增加,價位一直高高在上的蘑菇如今也出現15.57%的降幅,據介紹這是連續三周以來蘑菇首次降價。黃瓜零售價在2-2.5元/斤,西紅柿零售價為2元/斤,茄子零售價為1.5元/斤……在海泊河農貿市場的菜販張瑞芳介紹說,這些蔬菜零售價與前段時間相比都出現下跌,如今受連陰天影響,部分價格出現反彈,但與去年相比還是略低一些。
葡萄“領跌”其他緊跟
鮮菜價格整體走低為拉低CPI做出貢獻,而水果總體行情又是如何呢?記者在黑龍江路青島果品批發市場看到,各種甜瓜、鮮桃、西瓜、杏、蘋果、荔枝、楊梅、山竹等大量鮮果已上市,品種豐富,總體價格也呈下降趨勢,其中葡萄在降價潮中“領跌”,目前葡萄的平均價格為每斤8.2元,比之前下降20%左右。
“西瓜批發價在0.8元/斤左右,比之前下降了一半。”果品銷售商徐建華介紹說,目前西瓜大都是山東本地瓜,批發價格由2元/斤一度降至1.20元/斤,現在基本在0.8元/斤左右,現在山東西瓜上市量減少,但河北西瓜緊隨上市,西瓜價格應該不會受太大影響。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近期的蘋果、梨也日漸增量,陳蘋果仍有銷售,平均1.5元/斤,而紅富士價格還比較貴,價格維持在3元/斤。果品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說,富士蘋果、雪梨因儲存量的減少出現17.8%、23.8%的上漲。綠寶石酥梨、茄梨也先行入市,而且上市價格并不高,平均批發價格多在1.5-2元/斤左右,較之陳年冷庫果鴨梨、雪梨,價格基本持平。
記者采訪獲悉,今年荔枝的銷售期與往年相比有所縮短,平均批發價格出現28.6%的下降后又出現16%的上漲,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今年以來,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頻繁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對荔枝的生長帶來影響,造成產量降低,市場的銷售期縮短。預計后期,隨著各種應季的蘋果、梨、葡萄、鮮桃等品種的繼續豐富,上市量的增加,水果價格還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肉蛋價格小幅下跌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臺東、中山路多家超市看到,雞蛋價格已經下降到4元/斤,有的超市甚至賣到3.8元/斤左右。業內預測,近一個月如果沒有突發情況出現,雞蛋價格還會降。
春節過后,豬肉價格就一路下滑,在6月初甚至降到近一年中的最低點,近期由于天熱,豬肉需求量減少,價格一直難有“起色”。在中山路一家超市,記者看到五花肉零售價已降到10.98元/斤,下五花肉為14.7元/斤,價格較上個月均有小幅下降。
數據顯示,6月中旬開始,全國豬肉價格止降趨漲,但端午節過后再次總體呈現降勢,目前價格已回落到節前水平。與今年6月23日相比,前日全國豬后臀尖肉、豬五花肉價格分別下降0.8%、0.9%。分地區看,超過六成省區市的豬肉價格下降。其中,云南、廣東、貴州的豬五花肉價格降幅居前,分別為4.6%、4.3%、4.1%;山東地區價格降幅居中,為4%左右。記者 官華晨 錫復春
相關新聞
CPI持續下降緊縮端倪已現
“從老百姓過日子的角度來說,CPI增速減緩是好事,說明物價越漲越慢,但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就不是那么樂觀了。”對于6月份的CPI數據,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副主任、教授劉文儉表示,最近幾個月CPI同比漲幅持續下降,尤其是6月份達到29個月內的新低,已經露出了“通縮”的一些跡象。
通縮,即通貨緊縮的簡稱,指市場上流通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下跌,造成通貨緊縮。經濟學者普遍認為,當CPI連跌三個月,即表示已出現通貨緊縮,會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劉文儉介紹說,單獨看CPI目前還在經濟健康狀態允許范圍之內,但已接近最低線,但結合國內經濟增速減緩的現象,就不免讓人有些擔心,“物價回落說明消費動力不足,企業利潤空間就被大幅壓縮,如果企業通過挖潛增效消化市場壓力,那么就可以在低CPI增速的狀態下,保持健康良性的發展狀態。”但劉文儉表示,從目前國內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多數企業面臨巨大經營壓力,往往通過縮小產能、降低工資甚至裁員增效,這將引發居民購買力萎縮,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但劉文儉同時表示,CPI的 “2時代”并不會持續太久。“央行連續兩次降息、國家實施節能家電補貼,這些都是在刺激市場、放寬貨幣政策。”劉文儉表示,6月份CPI創新低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隨著國家有力宏觀調控政策的相繼出臺,國內經濟仍將保持一個穩定、健康的發展狀態。(記者 官華晨 錫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