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認為,我國無論機關干部還是普通群眾,都有很多人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有調查顯示,我國認為自己屬于中層的不到40%,認為自己屬于中下層、下層的近55%,全世界都沒有像我國這樣的調查結果,這就給分配制度改革帶來了難度。據了解,巴西和印度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但都有近60%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層。
現在,收入分配問題很受關注,解決起來也有難度,但我們一定要解決好這個問題。調整收入分配有一個主觀認同問題,就是國民對收入分配秩序的認同問題,我認為目前這個問題是比較嚴重的。我們調查、測量階層認同時,把社會分成上、中上、中層、中下、下五層,然后讓被調查者選自己屬于哪一層,他們選的結果和他們實際的情況不太一致。這就給分配制度改革帶來了難度。
從世界范圍看,日本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收入分配差距一直是比較小的,日本有將近60%的人認為自己屬于中層。巴西的收入差距比我國還大,但也有將近60%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層。我們前幾年的調查顯示,我國認為自己屬于中層的還不到40%,認為自己屬于中下層、下層的占了將近55%,全世界都沒有像我國這樣的調查結果。當時我們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階層認同偏下”。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印度收入差距也很大,去過印度孟買、新德里的人都知道,如同紙糊的貧民窟和高高矗立的玻璃大樓并存,即便如此還有60%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層。
而在我國,無論機關干部還是普通群眾,他們有很多人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收入分配問題的復雜性就在這里,不是政府不想解決,而是這個問題解決起來難度實在是很大。有些改革可以讓所有人都受益,但隨著改革的深入,要想使一部分人受益就必然會觸動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這時候改革就難了,各種利益之間需要一個妥協。現在的問題是社會各階層都認為現行制度對自己不公,出現這樣的狀況,政府再怎么使勁也不行。改革收入分配不是政府簡單地加大轉移支付,把一部分錢轉移到窮人手里就能解決的,關鍵是要建立一個大家認同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閱讀:
公眾期待藏富于民
中國收入差距擴至23倍 分配改革方案8年仍難產
從2004年以來,有關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即將出臺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但每次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數據顯示,我國收入最高的10%群體和收入最低的10%群體的收入差距,已經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臺已刻不容緩。
解析中國工資"賬單" 收入分配改革任務艱巨
2011年,居民平均工資增速小于財政收入增速,居民平均工資增速小于工資薪金所得稅增速。
工資單上的鞍鋼醫院:國企薪酬差距調查
記者從鞍鋼醫院職工處獲取的6月19日下午該醫院工資協商會錄音顯示,醫院院長耿樹剛公布,2011年全院工資總額為5100萬元,醫院員工總數大約在一千二三百人,半數以上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低于院平均工資三四千的水平。相比普通職工工資,兩份印有"王某、何某"等人名,抬頭為"機關支部"的鞍鋼醫院工資條上,所標工資總額在5000-80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