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不少年輕人都希望覓得一份暑期工,但要小心選擇,慎防墮入求職陷阱。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暑期將至,亦是香港年輕人搵工的好時機,但慎防墮入求職陷阱。 ????香港消委會去年接獲77宗求職陷阱投訴,較前年的35宗,大增逾一倍,當中涉及模特兒公司的騙案,占當中的四成七,有個案向一間據稱有某音樂總監開設的公司應征配音及幕后音樂工作,但遭欺騙3.8萬元(港幣,下同)作培訓費用。消委會呼吁任何職位如需先付大量金錢,包括參與培訓課程、購買產品或服務,年輕人務必要三思。 ????消委會近年接獲不少求職者投訴,指有公司藉招聘為名,推銷為實,誤導應征者只要付出金錢,就有機會獲得一份報酬優厚的工作,但其后才發現墮入求職陷阱。消委會去年接獲77宗關于求職投訴,較前年的35宗,增幅達1.2倍。當中77宗的投訴內,以模特兒公司的騙案占當中的四成七,他們會藉招聘及提供工作機會予模特兒、配音員等,誘使他們報讀課程及購買產品,于未得到工作前,已負債累累。 ????有個案的受害人有志于當司儀、配音及幕后音樂等工作,遂向一間據稱其音樂總監為著名創作歌手的音樂公司申請職位,其后受害人獲職員通知,指其適合于公司工作,但需參與3.8萬元的培訓班,惟受害人認為學費太高不肯付款,但遭一名職員恐嚇要求受害人繳付1600元及交出信用卡和身份證,受害人于壓力下就范,并跟從指示簽署多份文件及以信用卡簽帳。但她其后發現簽帳存根,銀碼標明是3.8萬元,并不是1600元,曾要求取回所有已簽文件但遭拒絕,更被職員呼叫離開。 ????消委會宣傳及小區關系小組副主席梁光漢表示,若遇到任何職位要先付出大量金錢,包括參與培訓課程、購買產品或服務,務必要三思,同時于簽訂合約前,須細閱合約條文,若有關招聘的職位被吹噓能輕易賺錢,消費者須當心,慎防有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