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 “港商”向大一新生小劉求助,好心的小劉把銀行卡、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全都給了對方,結果約定的時間到了,港商卻沒有出現……今年4月份,我市接連發生5起女大學生被假冒香港人詐騙的案件。嶗山警方獲得線索后,歷時1個多月,遠赴安徽蚌埠,成功抓獲了嫌疑人劉某。日前,劉某已經被刑拘。
案發 女大學生被騙錢騙財
今年4月7日下午,青島某大學大一女生小劉抱著筆記本電腦回宿舍途中,遇到
小劉沒有懷疑,當場同意將銀行卡借給男子并告知密碼。沒想到男子又提出了一個要求,“我朋友說必須通過網銀才能將錢打過來,能不能借用一下你的電腦,我在網上開通網銀之后,馬上將卡和電腦一塊返還給你。”男子指著小劉手中的筆記本電腦說。好心的小劉心想幫人幫到底,就答應將電腦和銀行卡一并借予男子。
男子為了讓小劉相信自己不會借了不還,便提出暫時借用小劉的手機。如果第二天沒有歸還的話,小劉可以打自己的手機號碼找他。單純的小劉再次同意了。
第二天,男子并未如期出現,小劉反復撥打自己的號碼,始終是關機狀態。小劉事感不妙,于是向嶗山警方報警。
“我都不知道當時怎么就相信了他,現在想想簡直不可思議。當時聽了他的經歷,我確實非常同情他,心想自己能幫上忙,就伸把手幫幫他,就沒想這會是一個騙局。”事后,小劉懊悔地說。
案發后的三天里,該校園再次發生3起類似詐騙案,嫌疑人單人或兩人結伙,冒充香港人,利用大學生涉世不深較為單純的心理特點,以在青島遇車禍或突發事件急需用錢為名,騙取受害人銀行卡及密碼盜取現金,還詐騙筆記本電腦及手機,共價值人民幣近5萬元。而同期黃島區也發生過一起類似案件,在大學校園內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追查 “絡腮胡”有重大嫌疑
民警發現,連發的幾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南方口音,作案手段類似,初步判斷應為同一流竄犯罪團伙所為,嫌疑人至少3人。
民警迅速調取了所有受害學生的銀行卡信息細致分析,并查看了50余臺ATM機拍下的錄像資料,發現一名留著絡腮胡的男子曾用受害人的銀行卡取過錢。經受害人辨認,這名男子就是實施詐騙的“香港人”。
但是,認定照片與確定嫌疑人身份仍有很大差距。民警順線做了大量工作,經過連續五天的排查走訪,民警獲得重要線索,一名來自安徽蚌埠的年輕男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收網 走訪15天找到嫌疑人
辦案民警到達蚌埠后,在已有線索的基礎上,走訪多個村莊,每到一地,民警都會拿出嫌疑人取款時的照片給群眾辨認,經過連續15天的走訪摸排,嫌疑人神秘身份被揭穿:有群眾提供線索,照片上留著絡腮胡的男子是某村村民劉某。民警果斷出擊,前往劉某住處成功將其抓獲。
5月31日晚,犯罪嫌疑人劉某被順利押解回青,劉某交代,幾年前曾在廣東一帶打工,粵語非常流利,他利用自己的這一“特長”,曾在寧波用同樣的手段詐騙過一名大學生近5000元,被當地警方抓獲,并判處拘役4個月。今年4月份劉某伙同妻子馬某、老鄉張某、李某和丁某等4人流竄到青島,冒充香港人在嶗山區、黃島區針對大學生詐騙作案5起,涉案金額近5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對其他涉案人員正在抓捕中。 本版撰稿 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劉海青 車璐
相關新聞 消費信息勿輕信 確認來源最重要
小張日前收到一條短信,上面寫道:“您的信用卡在××地區刷卡5900元,如有疑問請撥打1345×××××××”。銀行卡明明就在自己身上,怎么會被刷5900元呢?警方提示:接到上述短信,切勿輕信及撥打不明電話;如有賬務疑問,一定要撥打信用卡背面公布的專用客戶服務電話咨詢。 消費簽單妥保存隨意丟棄不可為 簽購單攢了一小摞,小張心想,反正這簽購單也沒什么用,就隨手丟到了垃圾桶內。警方提示:不要隨意丟棄記載信用卡信息的資料,簽購單記載有信用卡卡號,請先粉碎后再丟棄,以防被不法分子盜用,竊取銀行卡信息。 網上購物要謹慎賬號密碼勿泄露
小張喜歡網上購物。可前幾天網購時,賣家卻詢問了她的賬號和密碼,說是賣方可以直接扣款。
警方提示:網購時不需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有效期等信息;搜索銀行官方網站時,一定要看清網站網址,避免從其他網站鏈接登錄,以防“釣魚”網站騙取賬號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