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執法人員趕緊停工
執法人員又來到董家下莊的這家豆制品加工點,整個屋子都籠罩在一片熱氣中。在加工點靠近門口的位置,一名女工正熟練地將一張張黃色的豆腐皮疊在一起,在操作的過程中該女工始終光著手。見到執法人員到來,這名女工趕緊停止疊豆腐皮,車間內的工人也關停了機器。
老板撒謊被當場識破
“我們這里都是辦理了證件的,可以生產啊。”加工點老板說。“工商部門和質檢部門的執
在加工點內,執法人員發現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對此店老板堅決否認曾使用過這些食品添加劑。“這兩處豆腐加工點我們已經多次接到過舉報,并且也已經查處過多次,但他們還是一直在干,這次我們不會姑息。”現場的工商執法人員表示,對于這種屢教不改的惡性生產行為將給予嚴懲。最終,存在嚴重問題的張家下莊豆腐加工點被查封取締,生產工具被查沒。位于董家下莊的這家豆制品加工點被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間禁止繼續營業,否則將予以取締。
小作坊難以“一刀切”
記者了解到,島城市民購買的豆腐,主要來自三個途徑,其中包括正規豆腐生產企業、小作坊以及城陽加工園區。而這其中小作坊的生產量占到一半以上,嶗山區食安辦孫主任表示,在對無證作坊進行查處的同時,如何對這些作坊進行規范化管理也是食安辦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如果僅僅是全部查封取締,那對老百姓的餐桌飲食會帶來麻煩,而且必須承認一些作坊的生產環境其實是符合要求的,只不過是存在一個規范化管理的問題。”孫主任告訴記者,由于豆腐加工門檻較低,導致城鄉接合部附近的豆腐加工作坊很多,他們對于其中衛生條件不達標,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一些無良黑作坊將堅決打擊,決不讓一個漏網,但對于一些生產環境良好的豆腐加工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對策,考慮給合格的豆腐加工點辦理相關證件并監督其進行規范化生產。
除了考慮為生產條件達標的豆腐加工點辦理證件外,未來嶗山區還將建立食品加工園區,將這些分散的小作坊集中在一起,統一進料、統一生產、統一銷售,這樣既有利于打造品牌增強競爭力,也方便有關部門對豆腐生產進行監督,保證市民安全食用豆制品。(記者 王曉先 于滈 實習生 趙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