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新聞專題> 綜合類 > 正文

山東經濟五年六跨越 城鎮人均收入提高萬元

來源:大眾網 2012-05-13 17:52:12

省發改委副巡視員、新聞發人張士新出席新聞發布會

  大眾網濟南5月13日訊(記者尹海洋)今天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9個省直部門的有關負責人現場回答了來自全國網絡媒體的提問。山東省發改委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張士新介紹說,省九次黨代會召開5年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積極作為、科學務實的工作基調,在經濟綜合實力、農業基礎建設、發展方式轉變、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人民生活改善六方面成績斐然,其中,2011年全省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792元,比5年前高出1萬多元。

  跨越一:綜合實力

  生產總值突破4.5萬億,人均生產總值達7317美元

  山東省發改委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張士新在介紹我省經濟發展狀況時表示,自山東省九次黨代會召開5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山東省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到2011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四萬億大關,達到45429.2億元,為“十二五”規劃開了好頭。

  張士新介紹說,到2011年底,山東省人均生產總值由2006年的2961美元提高到731美元;地方財政收入由1356.3億元增加到3455.7億元,年均增長20.5%。2011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770.7億元,年均增長22.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75.9億元,年均增長18.9%,張士新說:“山東的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跨越二:強農惠農

  4718億元問計“三農”,糧食連續9年增產

  在談及山東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建設時,張士新表示,“十一五”期間,全省財政累計用于“三農”的資金為4718億元,年均增長達36.1%。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85.3億斤,連續9年實現增產。在農業產業化方面,目前全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8120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2170家,全省有1865家龍頭企業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11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達153.7億美元,連續十二年居全國第一位。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據介紹,“十一五”以來,全社會水利投資848億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3萬平方公里,完成158座大中型和4232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1839.84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

  “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取得省部級以上農業科技成果334項,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和關鍵技術845項,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9%,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77%。

  跨越三:發展方式

  經濟結構“新、特、優”,服務業投資首超50%

  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張士新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山東省的經濟結構正沿著“新、特、優”的方向不斷提升。按照“雙輪驅動”的戰略方針,山東一手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使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7.3%。同時,大力推進服務業跨越發展,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7418億元。投資結構也在發展方式的轉變中不斷優化,2011年服務業投資占投資總額比重首次超過50%。

  經濟上的穩步發展,沒有妨礙山東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在“十一五”期間,山東省 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5.9%和45.1%。

  在創新型省份建設方面,張士新介紹說,目前全省分別擁有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和92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9個,國家級科技合作基地12個,創新平臺數量居全國前列。全省各類人才達到1072萬人,駐魯“兩院”院士37人,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跨越四:區域發展

  七大板塊各具特色,“藍黃”兩區撐起半邊天

  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是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經濟發展新思路。山東七大板塊的發展狀況也成了發布會上記者關注的重點。對此,張士新介紹說,“藍黃”兩區已雙擎啟動。“我們堅持兩區融合發展、錯位發展和一體化發展,全面落實發展規劃,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張士新說,省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了一批特色園區和重點項目建設,階段性成果已經顯現。“去年‘兩區’實現生產總值23278.5億元,占全省的51.2%,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時,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省會城市、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沂蒙革命老區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有關政策和山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獲得國家批復并進入實施階段。此外,張士新還介紹說,山東省出臺了進一步支持菏澤加快科學發展的意見,突破菏澤由對口幫扶促進發展轉為政策支持自主發展的新階段。

  在重點區域帶動的戰略指導下,山東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0.9%。縣域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81個,其中過20億元的40個,過30億元的21個,過40億元的5個。

  跨越五:深化改革

  “群象經濟“邁向集團整合,進出口總額達2.3萬億

  關于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張士新介紹說,在過去的5年中,山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先后組建了山東鋼鐵集團、山東重工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經濟體制改革試點、財稅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取得新進展;出版發行、影視制作、文藝院團等體制改革基本完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同時,對外貿易保持較快增長,2011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359.9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111.6億美元,分別為2006年的2.5倍、2.2倍。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從4億美元增加到27.1億美元,2011年境外投資、對外工程營業額分別增長46.4%和42.7%。

  跨越六:人民生活

  五年7000億元投入民生,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提高1萬元

  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張士新介紹說,“十一五”期間,財政對民生的投入累計7004.5億元,2011年全省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4.8%。

  在社會保障方面,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實現全覆蓋;教育方面,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29.8%,普通高考錄取率達到87%。此外,山東連續八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雙過百萬,城鎮家庭就業實現動態消零。

  張士新說,省九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12192元、4368元提高到22792元和8342元。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三個檔次分別提高到每月1240元、1100元和950元。

  據介紹,5年來,山東共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近百萬套,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指標,加上棚戶區改造,共解決了125萬多戶城市困難群眾住房問題。全面完成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三年任務,累計新建農房320萬戶,改造危房61萬戶。城鄉面貌發生明顯變化,和諧社會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
相關鏈接

上一篇:省環保廳:建設生態山東 共享藍天白云
下一篇:濟南:走近浪潮云計算 撥開“浮云”看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阜新市| 北海市| 德钦县| 广饶县| 星座| 固镇县| 曲阜市| 邻水| 渭南市| 奎屯市| 财经| 临汾市| 凉城县| 金寨县| 桦南县| 大洼县| 阜新| 台中市| 札达县| 惠水县| 渝中区| 渭南市| 郑州市| 绥化市| 民勤县| 宁明县| 星子县| 高阳县| 康马县| 威海市| 阿克| 纳雍县| 阜阳市| 元朗区| 厦门市| 隆尧县| 大渡口区| 阿尔山市| 宁蒗|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