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從市人社部門了解到,作為今年新增的民生項目,我市將建立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約8萬名生活不能自理或接受臨終關懷的老年人將受惠。此外,我市老年醫療專護機構試點也將擴大到一級醫療機構。 據推算,我市目前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約有25萬人,完全失能的也有8萬多人。老齡化帶來的慢病管理、失能人員的醫療護理等社會需求大,但缺乏必要制度保障。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就是借助社區醫保這個平臺,堅持“醫養結合”的管理模式,依托老年護理機構這個載體,將殘疾、失能、半失能等需長期護理的參保老年人醫療護理費,納入護理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它的建立將直接惠及目前約8萬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有助于提高對老年弱勢群體的整體保障水平,同時減輕老年人經濟負擔和家庭負擔。 “老年護理保險制度是我市醫療保險制度的又一創新和突破,人社部門要在前期發展家庭病床、老年醫療護理、醫療專門護理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調研論證、補充完善,爭取早日出臺,讓群眾受益。”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說。 此外,今年我市老年醫療專護機構試點將擴大到一療、二療、圣德等醫院和部分一級醫療機構。我市去年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老年參保患者醫療專門護理模式,通過在市南區人民醫院、湛海醫院、青島鹽業職工醫院、交通醫院等4家二級醫療機構試點,每床日結算標準僅為重癥監護的2%左右,是二三級醫院日平均費用的10%左右。“醫院專護病房的36張床位全滿了,還有十多個病號在等床位,所以今年打算將專護病房的床位擴到80張。”市南區人民醫院院長宋培鐸介紹說,專護病房月平均費用在2000多元,比在大醫院住院費用省了不少。(記者 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