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望子成龍可以說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還在肚子里的時候,準媽媽們就開始胎教,小寶寶出生后,得趕緊上早教班。濟南的李女士趕著這陣早教風,也給孩子報了個早教班,結果上了幾次課卻發現,好像有些地方不對勁。 ????重金送孩去早教 要退課時遇煩惱 ????今年3月份,李女士花了將近五千塊錢,給孩子報了個早教班,每周上一次課,總共24節課,平均下來每節課二百多塊錢。 ????讓人沒想到的是,李女士興高采烈地抱著孩子才去上了四次課,問題出來了。課重復率很高,而且李女士覺得老師素質不高。提倡雙語教學 就是一個人說英語 然后另外一個人翻譯 可是英語發音很不標準。李女士說,她也上過大學,參加過國家級的英語考試,自己的英語不一定能說標準了,但是別人英語說的怎樣,她還是能聽出來的。 ????老師是否具備專業資格不知道,上課英語又說不好,李女士覺得這早教班再接著上下去就沒有什么意義了。雖說會有點好處,但是李女士覺得這個好處跟它的價值是完全不成正比的。于是,李女士就想退課,沒想到問題又來了,早教中心說只能退給李女士一半錢。 ????李女士說:“三分之一之內退一半錢,讓誰誰聽了都覺得不合理,我們正常人都覺得二十四節課,一節課二百,四千八,我上了四節課,你扣我八百,剩下的給我,我覺得這是合理的,可是他們就不承認啊。” ????李女士當時報名簽合同的時候也沒好好看合同。因為要退錢,她開始研究起和早教中心所簽的合同,結果發現合同中除了有霸王條款,還存在很多問題。 ????李女士說,她也是經過咨詢才了解到,目前國內早教機構的資質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幼教集團向前延伸至0~3歲嬰幼兒的教育,有一定的幼師與教育專業基礎;第二種是各種培訓學校向早教領域延伸業務,在培訓場地、師資與管理上具備一些教育的基本條件;第三種是以咨詢公司為名義從事早教業務的“偽早教”機構。前兩種類型的主體機構需要經過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備案,而第三種類型的早教機構門檻較低,它們在工商局進行注冊,經營范圍以兒童心理、發展咨詢為名,打擦邊球從事早教業務。李女士所參加的早教中心就是屬于第三種機構,屬于工商局管轄。 ????工商局說此協議是不合法的,存在一定的違法行為。在工商局的協調下,李女士順利拿到了剩下的20節課的費用。同時,工商局還發現了這家早教中心存在的其他問題,比如夸大宣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