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跳出“三江口” 取意于“海定則波寧”的寧波,正春潮涌動。以東部新城、南部商務區和杭州灣新區為三路“先鋒”,寧波不僅僅實現了自身的擴容升級,更在全國沿海經濟戰略版圖上,成長為一個對接上海、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的重要區域經濟中心。 寧波人拉開了城市框架,寧波城正在多翼齊飛,寧波正邁向網絡化、組團化大都市。寧波,已經跳出了“三江口”。 幾乎每一個 如何突破各種要素制約、拓展全新增長前景?寧波以自己成功的實踐,對此做出了響亮的回答: “東擴、北聯、南統籌、中提升”——這簡潔的10個字,生動地描繪了寧波發展的藍圖:跳出三江(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交匯的老城市中心,邁向“一核兩翼多節點”的現代大都市。 南部商務區:寧波“曼哈頓” 只要你來到寧波,主人總會推薦一個去處:位于城市南部的鄞州商務區。 這片新城區被稱為“寧波曼哈頓”。 漫步在高樓林立的大街上,一座座建筑各具藝術氣質,鮮花掩映的休閑水街充滿江南水鄉韻味……從寧波老城走來,那些異常耀眼的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直給人一種曼哈頓直覺。而短短1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鄉野之地。 “今年正是鄞州‘撤縣設區’十周年,而商務新區的建設自2006年全面開始。”陪同的寧波日報負責同志告訴記者,這一戰略不僅是城區融入大都市的動力,成為諸多本土民營大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許多有名的民營企業踴躍入駐,成為這里的一道風景。 走在南部商務區,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名字與那些高聳入云的大廈,一起矗立在商務區的主要大道上:本土企業杉杉、奧克斯、廣博、中基、博洋等等,紛紛在這里搶占商機。 如今,大約有一萬名白領在這個“寧波曼哈頓”的商務中心上班,已有21幢大樓交付使用,入駐企業超過500家。 穿過樓宇群,記者看到,在不遠的一處空地上,商務區二期的17幢大樓正在進行施工,場面熱火朝天。“幾年后,在這片約70公頃的土地上,將投入200億元建成70余幢商務樓,聚集上千家國內外企業、六七萬名白領精英。”當地人自豪地說。 從無到有,從白紙到藍圖,從藍圖到現實,鄞州人怎樣超越了前人?并且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鄞州人在國內首創了 “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單體自建、公基統建”的開發建設模式,即由政府確定區塊規劃總體方案,業主單位在同一時間完成單體建設方案設計,公共設施由政府部門統一建設,實行共建共享。 “早在2005年下半年,鄞州區就在全球范圍內廣發‘英雄帖’,征求寧波南部商務區的規劃編制。”南部商務區管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眾多的應征者中,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而鄞州決策者又以更高的要求,請來國際頂尖設計高手、美國馬達思班設計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馬清運對方案進行了優化和深化。 “鄞州人的創新精神,在政策制定、前期招商和建設過程中無處不在。”寧波市發改委規劃和區域發展處處長劉興景博士如此表示。 在商務區一期建設中,共推出26塊地塊,有37家企業申報。鄞州區按“區外企業優先、設企業總部優先、有開發能力和經驗的優先”原則,選定了26家企業,并作出規定:各自建設的商務樓宇50%必須自用,并破天荒地將地價與辦公人員數量掛鉤,即每50平方米建筑面積不少于2人辦公,建成1年后要確保80%的入駐率,以此確保商務樓不因為投機而空置。 “在商務區建設中,寧波的民營企業力量再次凸顯。”劉興景表示,商務區一期除吸引了杉杉、奧克斯等本土企業外,同時也引來寧波市商會、寧波市僑商協會等投資開發。二、三期的招商,逐步向海內外市場拓展。 在商務新區林立的樓宇中,寧波商會大廈英姿挺拔,顯示著民營企業在商務區的力量。 在“10字城市戰略”中,南部商務區居于 “中提升”的重要位置,這個區域商業內涵的日益豐滿,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將不僅具備引領鄞州和整個寧波商業發展的能量,甚至能夠融入長三角城市大經濟部落,并與世界一流商務區逐步接軌。這個囊括了總部經濟、國際貿易、科技創意等經濟內涵的區域,正在成為寧波、浙江乃至中國沿海最具活力的商務區之一。 寧波 “曼哈頓”,名不虛傳。 杭州灣新區:浙江“新浦東” 位于城市北端的杭州灣新區,與南部商務區遙相呼應,定位于杭州灣大橋的南端。 這片熱土,正被浙江人描述為浙江“新浦東”。 這里十年前曾是長三角最大的灘涂,2001年,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立項開工,慈溪經濟開發區遷入杭州灣新區,正式啟動開發建設。2005年開發區內成立了慈溪出口加工區。 “同國內許多城市一樣,寧波的產業集聚和升級需要新的發展空間,杭州灣新區就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平臺。”寧波市經信委副主任葉春華告訴記者,地處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等大都市幾何中心的寧波杭州灣新區,既是寧波北接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橋頭堡”,也是長三角地區建設亞太國際門戶的重要節點區域。 2009年11月, 為加快建設海上浙江和實施“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戰略,浙江省和寧波市在整合慈溪出口加工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基礎上,設立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并于2010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 “杭州灣新區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開發區,作為新型大平臺必須按照 ‘生態生產生活、宜居宜業宜游’的科學發展理念,引進新主角,鍛造新城市,實現產業與城市聯動發展。”葉春華介紹說,新區掛牌后,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云計算基地、金融后臺服務等70個優質大項目紛至沓來,總投資超過350億元。 一天生產整車260輛,自動機器人生產線快速裝配……在吉利汽車生產基地,記者切身感受到了高端與現代化工業的威力。“今年初,又一個巨頭——上海大眾已正式落戶杭州灣新區。”杭州灣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宣傳科袁紅薇告訴記者,這個一次性投資超過110億元的大項目,不僅具備年產30萬輛名車的產能,同時將給新區帶來超過上百億元的核心零部件企業投資。 “吸引這些大塊頭企業,不僅要具備空間、設施等硬環境,還需要以政府服務為主的軟環境。”葉春華說,杭州灣新區一直堅持“小政府、大服務”方向,大膽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充分激發體制活力、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和水平。 杭州灣新區管委會調研室王歡鋒告訴記者,新區實施“大部門”制改革,在設立寧波國稅、地稅、質監、規劃、國土、工商等垂直管理機構基礎上,實行寧波市級垂直機構與管委會內設機構職能整合和合署辦公,組建了“一辦八局”九個大部門。“創新投融資改革方面,新區則引進了上海城建集團基礎設施BT項目,引進了工、農、中、建等6家一級支行,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150億元的貸款授信,還組建了市場運作的政府性開發建設公司。” 像建設一座新城一樣建設杭州灣新區。本著這一戰略定位,新區啟動了十塘以北15平方公里產業配套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十二塘8.3萬畝圍涂工程,道路、橋梁、供水、供電等一批基礎設施加快實施。“同時,新區還積極完善配套功能。”王歡鋒介紹說,如中心湖區啟動開發,世紀金源、合生創展兩大投資超百億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和上灣廣場、利時商業綜合體、五星級酒店等一批商住地產項目全面開工,積極引進國際汽車學院、國內名校、綜合性醫院等。 汽車穿越新區,那些數以百計的企業和項目掠目而過,令人震撼。在這片規劃面積2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座現代產業之城的雛形,一座現代化新城的影子。 浙江新“浦東”,指日可待。 東部新城:城市新中心 一座歷史悠久的三江交匯之城,一座尋找著新的城市新中心坐標的現代化都市。 這個新中心就是“東部新城”。 “東部新城與以三江口為核心的老城區一起構成‘一城二心’,是寧波未來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寧波市規劃局機關黨委副書記李財政告訴記者,東部新城的建設至今已歷時六年,累計完成開發建設投資逾500億元。 如今,近9平方公里核心區中已有金融中心一期、航運中心一期等26個項目建成投用,寧波中心、悅泊城等34個項目在建,一個城市建設精品區形象正逐步展現。“今年東部新城將連續第四年保持投資超百億的強勁開發勢頭,力爭實現投資102億元,核心區實現項目開工全覆蓋。”李財政說。 僅2012年,這里將建成包括國展中心濱水區等16個項目,還要全面啟動城市之光、世界中華寧波總商會大樓等總投資258億元的16個項目,確保B4花園、水鄉鄰里一期等住宅項目和新老楊木 河、中央生態走廊、市民廣場、中央公園等基礎設施項目開工。 寧波人為這座新城中心勾畫了最美好的想象。 “住在東部,將可以感受江南水鄉醇美生活意境。”寧波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辦公室負責人鄭穎這樣描述。想想看,這座新城中,水系面積占16.2%,綠化面積占19.6%,實際開發用地面積僅占47.3%。如此大面積的水系、綠地和開放空間,在國內城市中心區建設中可謂絕無僅有。 這不僅僅是一種數學意義上的分割,而是一種現代城市規劃理念的體現。 這是一種“環境至上”哲學在城市建設中的深刻實踐。 “東部新城已到了全面提升階段,而提升的方式就是給在新城工作、生活、投資的人群提供更加舒適的城市空間環境。這也包括著啟動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劉興景告訴記者。 我們在新區看到,六條道路正在改造,國際金融服務中心一期、中央商務區等項目的環境綠化優化也正在實施,周邊配套正全面完善,而隨之而來的,是新城日益增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江日夜奔流,而正流淌著全然不同的意義。 寧波人瞄準了 “三江六岸”,寧波人拉開了城市框架,寧波城正在多翼齊飛,寧波正邁向網絡化、組團化大都市。 寧波,已經跳出了“三江口”。(記者 鄒吉宏 段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