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新聞網4月18日訊 即墨,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名城。當這座城市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時候,如何使道德文明建設躍上新的高度?怎樣在群眾參與中踐行核心價值?這成為即墨市委市政府面臨的一道大考。 ????即墨市開始建設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形式的“道德講堂”,讓市民坐得住、聽得進、學得會、用得上。“道德講堂”已成為即墨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市民道德素質的‘轉型升級’同頻共振。通過‘道德講堂’這個小切口,做好文明城市這篇大文章,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不在于規模大而在于群眾歡迎,不在于要求多高而在于群眾自覺。”即墨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衣立淵說。 ????如何深入開展“道德講堂”,即墨市立足本土優勢,引導企業先行,打造道德講堂的“助推器”。據了解,即墨市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全市民營企業達到1萬多家,每個企業有上千甚至上萬名職工。即墨的決策者認為每個員工聯系著一個家庭,千萬個“小家庭”影響著社會“大家庭”。為此,在推進社會“道德講堂”建設過程中,即墨市通過組織企業到外地參觀學習、邀請國內教育專家講課、指導等形式,積極引導企業先行,利用企業具有的資金、教學場所等優勢,宣傳普及“德孝、仁愛、和平”等中華傳統道德文化。 ????青島亨達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成立“中華傳統文化大講堂”,目前已舉辦6次,吸引了員工、社會公眾3萬多人次參與。王孟力是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在他得本子上,清楚地寫著自己參加企業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大講堂”的內容:讀好一本書——《弟子規》;做好一件事——孝敬父母;唱好一首歌——《跪羊圖》;踐行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講堂上說得是自己身邊人的事,對自己感觸很深。”王孟力說。 ????不僅僅是亨達股份,青島明珠國學專修學校以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邀請國內知名國學專家、傳統倫理道德踐行者等,開辦了幸福人生講座、國學師資班等核心課程。這些課程和活動都是公益性質,學院在學習時間的食宿、學費全免,每次講堂開班,報名人數都遠遠超過教室所能容納的數量。截止目前,學校已經開辦面向社會的幸福人生講座等接近20期,培訓人次達2000余人次。此外,學校還面向有需求的企業、學校,進行定點培訓。 ????目前,亨達股份、明珠國學成為青島市首批“道德講堂”示范基地,即墨市深入調研它們的案例,對城市道德建設進行一次整體升級,注入更為濃厚的道德建設的時代內涵。我市把社區論壇、職工學堂、鎮村文化大院等具有知名度和參與度的陣地整合成新平臺,在機關、企業、村鎮、社區等設立“道德講堂”,把“道德講堂”辦到老百姓家門口。 ????變“要我做”成“我要做” ????“道德講堂”建起來,“在哪兒講”、“誰來講”、“講什么”、“怎么講”成了能否在群眾中站穩腳、走下去的關鍵。 ????即墨市創新學習形式,把傳統公民道德教育中“你說我聽”的方式轉為“我踐行、我參與”的方式,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開展“道德講堂”。 ????在大信鎮青鋼農場村的“道德講堂”上,村民王志方看到,鄰居劉玉華講自己孝敬公婆的事,忍不住對青鋼農場村黨支部書記藏維林說:“藏書記,我上去說說我們鄰里一起照顧患有心臟病的村民的事好嗎?”果然,他的演講贏得大家的喝彩,他說不出的開心,表示還要去收集故事再講。藏維林說:“現在許多群眾搶話筒也要上臺講講呢!” ????不說大道理,只講小故事。即墨市“道德講堂”講最敬佩的人,講最感動的情,講最相信的理,講最愿做的事。在即墨經濟開發區中山社區居委會,記者聽到了省道德模范于秀珍的故事:一個靠電子磅生意維持生計的普通婦女,從1999年下崗至今累計捐款40多萬元,先后資助近百人,并在即墨第一位以個人名義成立慈善基金。熱心公益這樣的諸多凡人小事,現在已經成為即墨“道德講堂”最生動的教材。 ????在“道德講堂”,群眾既是受眾,也是主人。“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激發了公民參與的熱情。即墨市即發陽光城社區開設了“網上講堂”,一大批原本無暇參與的“上班族”也成為了主要受眾群;即墨市在即墨政務網、《新即墨》、《即墨電視臺》上開辟專欄,宣傳道德模范事跡…… ????傳統與新興媒體互動,即墨市逐步建成了“唱道德歌曲、誦道德詩篇、講道德故事、發道德短信、上道德課堂、行道德善舉”的道德文化建設的新平臺、新模式。 ????道德的行動,遠勝于道德的說教。在“道德講堂”的作用下,“講道德,做好人”之風蔚然興起,涌現出背著癱瘓媽媽上學的孫莎莎、30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的劉愛玲、熱心公益的下崗職工于秀珍等全國、省道德模范和一大批熱心慈善事業的人士。一個個有名有姓的身邊好人在人們心中生動起來,一件件可信可學的平凡故事在人們眼中崇高起來,匯集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力量”。 ????“小善大德”激活“自我管理” ????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中應該發揮哪些作用?衣立淵告訴筆者:有了“道德講堂”這個載體,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使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激活人民群眾中蘊藏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將其整合到社會管理資源、健全社會管理格局的工作之中。 ????即墨市將今年確定為“道德建設提升年”,該市啟動了精神文明系列“十佳”評選活動、“身邊的好人”月評活動。評選活動注重結果更注重過程,該市在市、鎮、村三級逐級成立評審委員會,在即墨政務網、《新即墨》及即墨電視臺設立活動評選平臺,引導市民“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自覺成為公民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及受益者。 ????精神文明系列“十佳”評選活動、“身邊的好人”月評活動是即墨市道德講堂建設的延伸。評選活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實踐為重點,主要評選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敬老愛親等方面的凡人善舉。 ????“心氣順了,矛盾少了”,小丁家村村支部書記石廷旗說,“道德講堂”在群眾面前豎起一面面道德的鏡子,讓他們從中看到真善美,區別假丑惡。以往,村里經常有人上訪。自從明珠國學落戶村莊,開辦“道德講堂”以來,這些現象得到了明顯的改觀。石延旗說:“現在上訪的基本沒了,相親相愛、和美的家庭多了;鄰里守望,和睦的鄰里多了;倡導新風,促進和諧的人多了。” ????“好人多了,風氣轉了,”即墨電視臺《民生播報》欄目的記者有著真切感受:以前打進電話的市民多數是要求曝光,怨氣十足;“道德講堂”在全市推開以后,很多市民打進電話來,要求的都是夸夸身邊的某個好人,表揚周圍的某件好事,熱情洋溢。 ????即墨“道德講堂”是道德教育大眾化、社會化、多元化的重要形式,更貼近人民群眾所見所聞、所做所想,容易產生群眾共鳴。道德建設,久久為功,即墨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刷新一座現代化城市的新高度。( 陳志偉 呂棟 高玉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