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43歲的劉啟群同志,是青島電站閥門有限公司鑄鋼分公司電爐生產班班長。劉啟群同志在電爐班工作崗位上工作多年,工作中善于動腦子,善于加強班組管理,能夠團結班組員工,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齊心合力完成公司下達的工作任務。 在2009年度被市機械工業總公司黨委授予優秀黨員光榮稱號,2010年度被青島華通公司黨委授予優秀黨員光榮稱號。2010年4月被評為青島市“十佳”職業道德標兵,他所帶領的電爐班2 ????認真好學 學以致用 ????當他還是一名電爐煉鋼工人的時候,就憑著一股鉆勁和實干精神,一心一意的學電爐冶煉技術,學電爐冶煉操作規程,夜班煉鋼時請教老師傅,下班休息時就向書本和技術資料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1993年劉啟群同志就開始走向了電爐爐長的工作崗位。 ????劉啟群同志在實際工作中善于抓班組管理,把一個條件十分艱苦、管理難度較大的電爐作業區域管理得井井有條,主要生產技術指標大幅攀升。多年來,該同志帶領班組在工作中養成了節電降耗的工作習慣。尤其是近幾年來,在公司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電爐班建立健全了電爐煉鋼節能降耗的指標體系和激勵機制,高起點制定了電爐各項物料及能源的定額考核指標,將所有考核指標與班組相關個人掛鉤,按月嚴格實施對指標的考核獎懲,充分調動了班組員工節電降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節能工作,電爐班在熔煉技術上也勇于創新,采用了熔煉全程泡沫渣埋弧操作技術,使爐襯使用壽命由原來的2個月提高到了3個月,同時電耗由原來的噸鋼水780度降為635度,再創新紀錄。另外,針對合金鋼返回料多的這一情況,創新發明一種熔清渣快速處理技術技術,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合金鋼返回料的合金元素,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創新和節約方法,每年為企業節約電費和原材料費約百萬元,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勇于創新冶煉成功新鋼種。該同志在多年的冶煉工作中,善于學習新技術,勇于參與新鋼種新技術的冶煉和學習。尤其是在2009年在鑄鋼分公司創研新產品C12A合金鋼的冶煉過程中,帶領著班組的同志們,面對國內無冶煉工藝及生產中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關時不怕困難。此鋼種沒有現成的熔煉工藝,國內也沒有幾家企業了以學習參考。為此,在試煉的過程中,劉啟群同志在每煉一爐就總結一爐,把出現的問題都詳細的記在自己的工作筆記本上,抽時間請教工程技術人員和煉鋼的老師傅。并抽業余時間跑書店、上網查閱資料等,整隊冶煉中出現的諸多技術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操作工藝,一次不行,再進行修改。經過多次努力,終于將C12A合金鋼新鋼種冶煉成功,填補了國內未有冶煉工藝的空白,為企業市場開發增收做出了貢獻。 ????工作中,劉啟群善于動腦子,想辦法來解決工作中、技術上的一些難題。例如,在冶煉中,新鋼種含有一定量的氮元素成分,而在一般的冶煉條件下,由于氮的析出,容易形成鑄鋼件內部的氣泡和疏松。針對這一特點,劉啟群在征求了技術人員的意見后,制定出了所有入庫材料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烘烤的操作制度規定,做到不烘烤不準入爐,解決了鑄鋼件易產生氣孔和疏松這一質量難題。 ????敢于管理 善于管理 ????“管理,就是要掌握最真實、最詳細的一手資料”。劉啟群同志擔任爐長,領著二十幾個人干活,憑著過硬的技術、十多年的經驗以及在工人中的威信,他帶領大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新鋼種的冶煉上,電爐在新鋼種試煉的那段時間里,由于冶煉質量不穩定,一段時間接連出現廢品,這下,他可急了。吃飯吃不下,晚上睡不著覺,還是找不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為了徹底解決新鋼種冶煉這個問題,他每天就泡在了工作現場,理思路,想辦法。和技術人員和工友們一起研究操作方案,他明白,只有心想現場,身不離現場,掌握最真實、最詳細的第一手資料,才能最終解決新鋼種的冶煉問題。 ????“管理,就是發現問題就盯住問題,最后解決問題” ????劉啟群同志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得。在煉鋼過程中,劉啟群發現了鋼水包與耐火磚不匹配的問題。鋼水包維修所用耐火磚砌后有的時候用的次數不多不穩定,并所用鋼水包不能達到同步檢修的要求。這樣,砌包工人必須頂著高溫更換座磚。工人在高溫下干活,砌磚質量就很難保證。質量保證不了,就要增加熱修次數,因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對生產影響很大。劉啟群就找到相關人員,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提出改變座磚的技術參數,來提高座磚的抗侵蝕能力。當時,改變座磚的技術參數,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有人好心地勸他:“自打有煉鋼廠,就用這種磚,就是這個參數,你別逞能,別冒險了!”但是,劉啟群認為要嘗試新的東西,就難免要冒一定的風險。經過實踐,改進后的座磚,提高了抗侵蝕能力,耐火磚和鋼水包使用壽命不同步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劉啟群認為,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常有的事,關鍵是出現問題以后怎么辦?有些問題,大家看到了,可就是總得不到解決,其實,就是一個責任心的問題。只有發現一個問題就盯住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才能提高工作和管理水平。遇事繞著走,可能一輩子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工作中,他認識到,生產離不開管理,管理離不開制度,但制度一定要科學合理。為此,他十分注重精細化班組管理工作,通過班組經常性的檢查、評價,使得班組生產管理等各項工作日臻完善。 ????以人為本 把員工當兄弟 ????“管理就是愛,就是要尊重職工,愛護職工” ????在電爐當了十幾年工人的劉啟群深知一線工人的不易,他常說,要讓職工人高高興興工作,就要創造讓大家高興的環境。 ????冬天作業冷,劉啟群惦記著在作業的煉鋼工人們。盡量在作業的周圍掛上棉門簾,為他們擋擋風寒。又一次看到作業區域棉門簾沒有掛,他當時就火了:為什么讓干的事不干?這得讓夜班工人挨多少凍!趕快聯系車間領導并和幾位工人趕緊找來棉門簾,忙了一個多小時,一個能擋風寒、又不影響作業的“暖房”建成了。 ????劉啟群天生不是管理行家,沒念過大學,也沒有系統學習過煉鋼技術和管理知識,但是他在工作實踐中,帶著對企業、對工友的深厚感情,堅持學習,大膽創新,推行班組精細管理,將電爐這個公認的“最苦最臟最難管理”的班組,通過公司開展的現場管理,將整個電爐作業區管理得井井有條,成為一個和諧、奮進的團隊。劉啟群帶著一股對職工的愛,不斷帶領工人搞技術攻關,改善了勞動環境和工作條件,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得到了班組職工的擁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