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洋明膠蛋白廠大門。
應對
北京醫院藥店停售“問題膠囊”
藥師將負責推薦替代藥品;發現問題藥品可撥83979811舉報
新京報訊(記者溫薷)針對13種膠囊涉嫌鉻超標,北京市已部署全市醫療機構、批發企業和藥店暫停銷售相應批次藥品,醫院、藥店須配備專人指導患者選擇替代藥品。
全市昨起停售相關藥品
昨天,北京市藥監局副局長袁林介紹,前晚得知央視曝光“皮革膠囊”后,連夜部署了全市范圍內藥品下架工作。昨日,藥監部門已展開全市范圍的監督檢查。如發現這些批次的產品,要求一律由企業自行登記保存,并上報所在地藥監分局。
“這些藥品在京銷售面并不是很大,有些藥品甚至沒有銷售。”袁林表示,市民如果發現這些批次的藥品,可撥打市藥監局舉報投訴電話83979811。
昨晚,記者走訪北四環惠新東橋附近的金象大藥房、德威治大藥房,均未發現相應批次藥品在售。金象大藥房工作人員表示,藥房已接到下架相關藥品的通知。
藥師將推薦替代藥物
記者看到,被曝光的藥品用途包括清熱、消炎、通便等。“被曝光的這些藥品都屬于常用藥品,而非急救、必需藥品,市面上都是有替代藥品的。”袁林說,各醫院將由醫生、藥師為患者開具替代藥物,零售藥店也將指定藥師負責幫助患者推薦替代藥物,并進行用藥方面的指導,“患者不會為此影響治療”。
近期延伸檢查膠囊藥品
據悉,北京在售的膠囊藥物中,絕大多數藥用硬膠囊都產自外地,只有部分軟膠囊、緩釋膠囊北京本地有產。
袁林介紹,北京近期還將專門針對在售的膠囊藥品,開展延伸檢查,膠囊材料和藥品原料都會被納入檢查之列。
追訪
1 “問題膠囊”該由誰監管?
記者昨天從藥監部門了解到,明膠作為工業產品,在做成藥用膠囊之前,由質監部門負責監管;做成藥用膠囊之后,則由藥監部門監管。在明膠制造、膠囊加工、藥企制藥的全程生產過程中,相當于分段管理。
而在明膠制造企業、膠囊加工廠、藥企的生產鏈條中,誰應為“皮革膠囊”負責?藥企作為最終產品的制作者,是否可以免責?一藥監部門人士認為,生產藥品的企業按照規定,必須進行來料的登記、檢驗等程序,保證材料符合技術要求。因此一旦發生問題,藥企是不能免責的。
2 “皮革膠囊”將如何處罰?
有業內人士表示,央視曝光的涉嫌鉻超標膠囊藥品的檢測依據,來自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但該檢測中心并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定的檢測機構。因此,預計國家藥監局還要經法定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再根據檢驗結果進行處理。如果確實有鉻超標現象,會依法查處。
該人士認為,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國家藥監局進行“二次檢驗”結果即便鉻含量合格,相關藥企也不能免責。因為按照規定,食用明膠應當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后的任何工業廢料。
他估計,相關批次藥物停售之后,可能還會進行召回,以及按照假藥、劣藥進行罰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