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起連環畫,許多市民記憶猶新,幾十頁64開小紙上,印著幾個表情惟妙惟肖的人物,連起來就講述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然而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連環畫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直到一套《三國演義》拍賣出20多萬元。 4月17日,收藏了1.5萬冊連環畫的市民王博將去北京參加全國連環畫交流會,其中一套1950年出版的《翻身前后》從原價1.8萬元被炒到了3萬多元。 探訪 鞋盒子里塞滿小人書 昨天,記者來到位于大連路的家中,怎么不見1萬多冊連環畫的蹤影?王博打開衣柜,記者看到滿滿一柜的書,擺得整整齊齊。隨后王博在書櫥里、床底下,甚至鞋盒子里,都翻出了連環畫。 “我從15年前開始收藏,到現在已經攢了1萬5千冊了,有六七百套。家里實在沒地方放了,我只能暫存在別人家里。 ” 今年44歲的王博是青島市連環畫收藏協會的秘書長,也是十足的“小人書”迷。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連環畫,那時候抱著一本書能看一天。十多年前,很偶然的一個機會,我認識了收藏連環畫的一個前輩,就開始學習收藏。當初沒想到連環畫身價升得這么快,也沒想到收藏會花這么多錢。 ” 故事 工薪族“搜”書花百萬元 王博收藏這1萬多冊連環畫共花費了近百萬元。“我就是企業的一個普通職工,收入也不多,但出于興趣,為了收藏連環畫,這些年省吃儉用攢錢。 ”據了解,目前王博擁有的連環畫算得上青島市最多的。王博對連環畫的感情非同一般,許多珍貴的連環畫只有他自己能翻,連13歲的兒子都碰不得。兩年前,兒子趁著王博不在,偷偷翻出兩本王博藏在床底下的連環畫,不小心把皮撕了下來,結果被王博狠狠訓了一頓。 “這些書是幾代人的記憶,那時候的連環畫不光是用來娛樂的,還是很好的文化普及物,我最初的三國、水滸知識就是從中獲得的。”王博喜歡小人書的人物刻畫,人物或哭或笑,或傷心或高興,十分耐人尋味。 價值 原價1.8元給3萬都不賣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印連環畫的廠家開始變少,進入90年代,連環畫廠寥寥無幾。就在這時候,開始有人收藏連環畫,近三四年,隨著連環畫書源減少,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舊版連環畫開始追捧。在王博收藏的連環畫中,一本名為《翻身前后》的書收藏價值最高。在書柜里,記者看到了這本書,是一本僅有32開,不足40頁的連環畫,當時的價格為1.8元。粗略一翻,講述的是解放前后人民生活對比的故事。王博小心翼翼地翻開這本連環畫說:“這本是我所有書里年代最久的,是1950年出版,品相好,估計現在整個青島都沒幾本。別看當時就1塊多,現在市價得3萬多,就是這樣我也不賣,因為收藏的價值太高了。這是我9年前在北京的交流會上買的,當時收藏還不熱,我只花了200塊,算是撿了個漏。 ” 新聞延伸 青島百余人收藏連環畫 記者從青島市連環畫收藏協會了解到,我市連環畫收藏也比較火熱。目前全市比較出名的收藏者有100余人,其余購買、觀看的人不少于千人。 王博稱,目前我市價格最貴、收藏價值最高的當屬《三國演義》系列,一共60本,是1957年的版本,匯集了當時國內大部分優秀連環畫作者完成,只是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湊齊一整套的。據了解,5年前,在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這套《三國演義》就拍出20多萬元高價,現在價錢估計50萬元以上。連環畫收藏也要講究訣竅,有收藏價值的連環畫首先是看是否是名家作畫,其次是看題材,還有就是看稀少程度。連環畫的品相分10個等級,封面、扉頁、內容提要頁、畫面、版權頁和書脊、封底7項齊全且不能有簽名和印章,才是最好的“十品”。 鏈接 連環畫收藏“三宗最” 我國現存最早的連環畫,是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漆棺上的時屬西漢的連環畫《土伯吃蛇》和《羊騎鶴》。 我國影響最大的連環漫畫,是張樂平畫的《三毛流浪記》。作品于1947年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后,讀者先后發起組織“三毛基金會”、“三毛生活展覽”等活動,并編演話劇和木偶戲,以至拍成電影。 我國連載時間最長的連環漫畫,是葉淺予畫的《王先生》。作品最先發表于《上海漫畫》,后分別發表于《上海畫報》、《時代漫畫》等報刊,先后連載歷時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