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新聞網3月28日訊 “四方區的廢舊電池回收點太少了。” 3月12日,青島市環保局收到一位市民發來的短信,反映廢舊回收電池回收點太少。昨天下午,在四方區重慶路第二小學學術廳,環保四方分局向四方區36所中小學校的師生代表贈送了廢舊電池回收箱。這也標志著四方區中小學“給廢舊電池安個家——資源回收在行動”活動同時啟動。該活動是由環保四方分局和四方區教體局聯合主辦。 據悉,2012年將在市區建成491個標準化回收站點、3-4個分揀中心,屆時,我市廢舊電池回收網絡體系將覆蓋7區。 分發四方36所中小學廢舊電池回收箱 “我們在全區36所中小學校開展廢舊電池回收活動,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廢舊電池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主要還是為了提高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環保四方分局局長于文寶告訴記者,廢舊電池中的鋅皮(鐵皮)、碳棒、銅帽等材料都是可再生資源,活動中收集到的廢舊電池將統一由青島潔綠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定期回收,然后集中送到遼寧省鐵嶺市我國北方地區唯一一家有資質對廢舊電池進行資源化、無害化集中處置的單位進行處理。 記者在現場看到,繪有綠色家園環保圖案的圓筒形廢舊電池回收箱高60厘米,直徑33厘米,在回收箱頂部留有收集口,非常方便中小學生使用。四方區教體局副局長馮貢青告訴記者:“這次活動,我們與環保部門合作,把廢舊電池回收箱分發到轄區36所學校,不僅能培養四方區近3萬名中小學在校師生的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還會影響到這3萬名師生所在的家庭和社區,小手拉大手,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再利用,保護我們的環境。” ?“我家遙控器、手電筒上的舊電池換下來以后,每次我都讓媽媽送到大商場的回收箱。現在,學校有了回收箱就更方便了”。參加現場活動的人民路第二小學四年級二班的任煦同學告訴記者,以后他還要把爺爺和姥爺家的舊電池也送到學校回收。“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所做的只是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希望全市的同學、老師和家長們都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愛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2012年在市區建成491個標準化回收站點 回收網絡體系將覆蓋7區 “市環年曾經保局2011公布過全市7區240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分布地點,但在中小學學校內一次布設這么多回收箱還是第一次。”青島市環保局副局長漢紅燕表示,國家在2005年出臺了《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現在大家常用的五號、七號電池,基本上達到了低汞或無汞化的生產標準,可作為普通生活垃圾處理。但充電電池和紐扣式電池污染較重,應該集中回收處置,市民不得隨手扔掉。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一年產生的廢舊電池產生量高達1260余噸。雖然全市目前已經在各大超市、高校和小區以及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布設了3500余個回收箱,但2011年僅僅回收了85噸,還不到總量的7%,大量的廢舊電池都是作為生活垃圾廢棄了。從數字可以看出,市民參與廢舊電池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程度還不夠。 “青島市作為商務部、財政部組織開展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完成設置1214個廢舊資源回收點,6個分揀中心,并將廢舊電池納入回收體系。2012年在市區建成491個標準化回收站點、3-4個分揀中心,屆時,我市廢舊電池回收網絡體系將覆蓋7區。”于文寶告訴記者,如果市民家中或社區已經積攢了較多的廢舊電池,而且周圍沒有布設廢舊電池回收箱,可以撥打青島潔綠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服務電話:83723339,由該公司工作人員上門回收。(青島新聞網記者?朱穎?通訊員 戴永明 ) 新聞鏈接一: 電池產品可分一次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干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于移動電話、計算機)、鉛酸蓄電池(主要用于汽車)三大類。用量最大、群眾最關心,報道最多的是普通干電池。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電池中雖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劑,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電池,含汞量一般也在電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內。我國電池行業全年的用汞量,大體上與一個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煉金,或高汞鉛鋅礦采選的企業年排放廢水中的含汞量相當。由于電池消費區域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以后,對環境的影響比前述一個化工企業排放含汞廢水所造成的影響要小得多,況且電池使用了不銹鋼或碳鋼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 為解決含汞廢電池畢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1997年國家經貿委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限制電池產品汞含量的規定》,要求生產企業逐漸降低汞的含量,到2006年達到無汞。2004年國家有關部門對國內電池生產企業進行調查后發現,自電池的“限汞令”發布之后,我國電池企業積極革新生產工藝,改進原料配方,目前正規電池生產企業生產的一次性干電池已經基本實現無汞。 此外,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8年6月6日聯合下發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舊干電池不作為危險廢物管理,可以不進行統一回收處理,市民可以將廢舊電池分散投入到正式的生活垃圾收集箱,與生活垃圾一起進入正規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 新聞鏈接二:國外如何處理廢舊電池 日本:北海道野村興產公司每年從全國收購的廢舊電池達1.3萬噸,占全國廢舊電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目前,主要回收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并進行二次產品的開發制造,例如其中一個產品可用于生產電視機的顯像管。 德國: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舊電池,并轉送生產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廢品回收站和生產廠家一般只回收含鎘、含汞等有毒化學成分的電池,而90%的普涸鋅碳電池和鋁鎂電池都被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 美國:是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細的一個國家,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廢電池處理廠,同時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