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接五市,打造地上軌道交通,串起大青島,促進我市交通現代化。昨天,劉文儉等15名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快建設通達五市的地上軌道交通體系促進青島交通現代化的議案”,詳細分析了建設通達五市的地上軌道交通體系的可行性,認為這是建設環灣型國際城市的需要。 ????建地上輕軌通達五市 ????議案中提出,青島的軌道交通建設較國內同類城市起步晚,已成為制約青島宜居幸福城市建設的重要瓶頸,尤其是主城區的交通擁堵現象越來越嚴重,城市運行效率不斷下降、成本不斷上升,也影響到城市空氣質量和居民生活。無論是從青島的人口規模、經濟總量,還是財力水平、建設能力來看,青島都具備了由市區軌道擴展至市域軌道交通建設的基礎和條件。 ????青島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做大做強五市城區,鼓勵人口向五市城區集中,膠州、膠南、即墨城區人口規模分別達到60萬左右,平度、萊西城區人口規模達到45萬左右。即使按照目前五市的人口規模來看,也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上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水平。目前,青島市常住人口已經超過870萬,伴隨著“三城聯動”環灣型大青島框架的形成以及藍色經濟區領軍城市的建設,青島主城與五市之間的人流將更加頻繁、規模將不斷擴大。“十二五”末,全市常住人口將會邁上千萬規模,這意味著主城與五市及五市之間的交通流量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 ????提出該議案的代表們認為,通達五市、連接主城的軌道交通建設,有利于西海岸新城區的做大做強、膠州灣北岸新城區的做高做新,有利于生態宜居特色重點鎮的建設與發展,有利于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提高青島全域城鎮化質量和水平。之所以提出建設地上輕軌或中低速磁懸浮,一是建設成本低。其建設投資分別只及地鐵的1/10至1/7。二是建設周期短。地上輕軌建設土石方挖掘及運輸量很少,施工條件簡單易行。三是綠色環保。每人單位距離能耗僅為公交車的1/3、私人汽車的1/12;而從空氣污染的角度來看,軌道交通產生的有害氣體僅為汽車的1/25。 ????為藍色經濟提供動力 ????15名代表建議,盡快成立由交通、規劃部門及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進行前期調研,比較輕軌與中低速磁懸浮的建設與運營成本及效率;確定技術及設備來源。然后招標設計單位,統一規劃,明確途經重點鎮及組團,以發揮其最大效應。先期可以選取城市規模較大、人口較多的即墨、膠南或膠州進行建設,然后覆蓋萊西、平度,之后逐步形成貫通五市、連接重點鎮、部分線路與主城地鐵銜接的軌道交通網絡。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為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和動力,有利于鰲山灣新城、董家口港城組團的發展以及膠州灣北部新城的建設,引領青島早日邁入藍色領軍城市行列。 ????根據我市軌道交通規劃,2020年前,主要進行市區以地鐵為主的軌道交通建設。遠期也規劃了由4條線(L1-L4線)組成的總長287.9公里的市域軌道線網。其中,L1線:萊西-汽車東站。自萊西市經過華山鎮、即墨市,到汽車東站。L2線:王臺鎮-城陽。自王臺鎮起向北,經膠州市、城陽上馬、流亭機場、長途汽車北站,后與L1線接軌。L3線:平度-鰲山衛。自平度經張戈莊鎮、南村鎮、蘭村鎮、南泉鎮至城陽,再經惜福鎮到鰲山衛。L4線:膠南-長江路。自膠南大珠山鎮起,經膠南市到黃島接M2線。建議結合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新的城市空間布局,對規劃線路進行重新論證、適當調整,然后選擇一至兩條線路,開展項目設計與工程招標等,盡快啟動市域軌道交通建設。 ????疏解老城區發展瓶頸 ????劉文儉認為,通達五市、連接主城的軌道交通建設,有利于疏解老城區的人口密度、交通密度,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平衡,有效疏解老城區發展瓶頸,預防和治理“城市病”。正如要跳出“三農”方能解決“三農”問題的道理一樣,解決青島城區交通擁堵問題,也必須跳出主城區方能解決主城區的交通問題。否則,只在主城區進行道路建設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必須通過立體、覆蓋全域的軌道交通體系建設,構建便捷高效的市域交通網絡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方能有效疏解主城區人口、解決“城市病”。(王磊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