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戰略,發展海灣型都市,建設大青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2年將加快推進全域統籌,在三城聯動、城鄉一體化上奮力突破。在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分組討論中,委員們針對優化空間布局話題,紛紛建言獻策。 ????激活“藍Ω”短板區 ——發展膠州灣東岸區域 ????當前,青島正在舉全市之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核心區的龍頭。青島這個龍頭能否立得住?多位政協委員表示,這不僅取決于前海一線和膠州灣西岸、北岸區域的發展水平,還取決于膠州灣東岸區域,即從南端的團島到北部的白沙河入海口之間的環灣岸線。 ????“從現狀來看,東岸老城區尤其是四方至李滄段是打造膠州灣這個‘藍Ω’中的那塊‘短板’,也是短期內最具備激活條件的區域。”市政協委員、四方區政協主席牛魯平認為,這兩個區產業基礎堅實、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空間充足、科研院所密集、岸線資源豐富,發展藍色經濟有著明顯的后發優勢。 ????牛魯平建議,東岸老城區要明確其藍色岸線、生態岸線、旅游岸線的定位,加快工業轉移和產業轉型,著力注入藍色經濟要素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盡快形成“山水間隔、高低起伏;海城相連、視廊交錯;特色分明、空間肌理多樣”的都市空間意象和風貌。 ????牛魯平表示,東岸老城區臨海、環灣、近港、接橋,環灣一線尚有不少“處女地”,大規模的舊城舊村改造和老企業搬遷也將騰出大量空間,可以布局龍頭項目,打造標志性節點,以“點上隆起”帶動“片上開花”。 ????“目前來看,團島小港灣服務業區、市北港航聚集區、四方歡樂濱海城片區和李滄的新客站交通商務區等四個節點已具備率先突破的條件。”牛魯平說。 ????建設海陸空綜合樞紐 ——實現“三城”半小時聯動 ????交通網絡規劃建設是增強城市吸引力和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網絡建設跟不上人口和車輛增長的速度。 ????在全域統籌、三城聯動戰略規劃中,市政協委員、青建集團股份公司執行總裁(國內)朱廣君建議,應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體系,重點規劃建設海陸空綜合樞紐,實現 “三城聯動”半小時經濟圈。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和低速磁懸浮列車,將地鐵、輕軌、低速磁懸浮列車等交通網絡體系延伸至規劃建設中的各個區域。”朱廣君說,這些與公交樞紐等聯通,形成縱跨膠州、黃島、平度、萊西、董家口等的城市交通大動脈,真正做到三城聯動,實現半小時經濟圈,使全市形成分配合理的高速、中速和低速交通體系。 ????朱廣君建議,從國家空港發展戰略的高度,速推機場規劃建設,形成新的產業集群,成為“以港興市”的新支點。采取措施強化青島港由目的地港向東北亞國家航運中心發展的力度。 ????升級世園生態新區 ——打造多功能城市新區 ????2014年世園會是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和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載體。市政協委員、致公黨青島市委駐會副主委李靜建議,把世園會打造成青島國際化發展進程的主力平臺和城市風貌的集中展區,全力鑄造吸引國際友人和國內游客的城市新品牌。充分發揮好世園會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青島的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世園會既是一場展覽盛會,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費與投資的市場平臺。憑借其巨大的集聚效應、產業拉動效應、經濟乘數效應等,世園會將大大促進我市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發展。”李靜建議,適度調整世園會周邊用地的性質和功能,將產業發展與配套建設相結合,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科學布局,重點突破,形成以商貿、旅游、會展、金融、文化等為重點的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板塊式發展產業集群,實現生態區經濟發展在產業支撐上的突破,著力打造一個集“吃住行游購娛”功能為一體的環境優美、產業繁榮的城市新區域。(記者 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