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打造更加宜居的美好家園。”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青島。2012年將加快推進生態市建設,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上奮力突破。針對這一熱點,政協委員們紛紛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讓家園更加宜居,讓自然走進生活,讓城市的濱海特色更加鮮明,讓城鄉居民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享有更多的青山綠水。”在分組討論中,多位委員表示。 ????“城市空氣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市政協委員、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王靜說,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我市也與國內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一樣,復合型大氣污染日益加重,灰霾天逐年增加,其主要影響指標顆粒物的污染是影響我市空氣質量的首要問題。 ????王靜說,通過開展顆粒物源解析研究表明,所有源類中,包括城市揚塵、土壤塵和建筑水泥塵等的顆粒物開放源是青島市顆粒物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對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PM2.5)污染的貢獻均十分顯著。“可見,加強揚塵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是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從國內外揚塵控制較好的城市管理經驗來看,揚塵控制不存在高難度的技術問題,關鍵在于管理。” ????“加大揚塵污染治理力度。首先應以創建揚塵污染控制區為抓手,重點做好拆遷、施工及市政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和道路交通揚塵污染治理工作,全面控制揚塵污染。”王靜建議,同時工程施工單位應建立揚塵污染防治責任制,采取遮蓋、圍擋、密閉、噴灑、沖洗、綠化等防塵措施。此外,加強中心城區、特別是周邊區域的道路施工、建設等的全城區、全方位的綜合管理。擴大揚塵污染防治范圍,不僅在青島中心城區,在中心城區周邊也要嚴格執行。 ????“近年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和治理標準。此外,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分割與污染防治的要求不相適應。”市政協委員、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工作辦公室主任孫邦臣認為,部分農村生活污水配套收集管網的建設進程偏慢等問題,也難以保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 ????“目前我市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政策和法規尚屬空白。由于缺少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的支持,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依舊沿用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標準,不符合農村實際情況。”孫邦臣建議,應加強農村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解決農村水環境問題的適應能力。同時,應強化農村水污染防治規劃,將農村水環境保護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內容之一。 ????“應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大環保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力度。”孫邦臣說,對經濟實力相對薄弱、排放標準要求較嚴的村莊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通過生態補償、以獎代補、以獎促治及財政全額補助等形式建立并有效運轉污水處理設施。此外,堅持以城帶鄉、以鎮代村,將農村水環境保護工作盡快納入城鄉統籌范圍。并因地制宜開展技術創新,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建設。 ????“建筑廢棄物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若作為垃圾處置,不僅負擔越來越重,而且對城市環境危害較大。”市政協委員林萍說。 ????“目前我市建筑廢棄物減排與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利用率較低,只占全市建筑廢棄物的10%左右。”林萍委員說,我市建筑廢棄物年產生量約1000萬噸,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0%,處置方式主要為填海和填埋,不但污染了環境,而且還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 ????“我市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存在管理體制機制不理順、法規政策不完善和企業缺乏具體有效的政策扶持等問題。”林萍建議說,可借鑒深圳等地立法經驗,通過地方立法為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在正式法規出臺前,明確總牽頭部門,抓好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 ????林萍建議,還需制定我市建筑廢棄物排放收費管理辦法,并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力度,做好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企業發展規劃,在資金、稅收、場地等方面完善配套制度和激勵措施。“在土地使用上,建議有關部門以及各區市政府采取租賃、劃撥或買斷等方式為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企業解決項目建設用地的問題。”(賈峰) |
上一篇:重慶路初步改造方案即將出爐 市民盼天橋
下一篇:代表熱議藍色經濟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