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毒韭菜到化學火鍋,從“一滴香”到“辣椒精”,從“泡過的海參”到“假牛肉”,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讓老百姓對餐桌安全產生信任危機。如何讓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成了政協委員關心的問題。我市 “兩會”即將開幕,記者采訪了市政協委員、市衛生監督局稽查科主任亓蓉,她撰寫了 《關于將食品安全綜合管理的建議》,提出涉及食品安全監管的政府各部門應攥成一個“拳頭”做好綜合管理,以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食品監督“一口”對外 ????亓蓉介紹,圍繞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政府各部門都做了大量的努力,但蔬菜農藥殘留、假冒偽劣食品等老問題依然存在。從全國的食品安全監管來看,由于運行機制不暢、監管協調不力、上下對應不順、職責分工不清、部門利益尋租,承擔綜合協調的部門、甚至直接承擔環節監管的部門,苦于沒有尚方寶劍,一直處在監管低效能、工作高內耗的狀態,這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亓蓉認為,應該讓目前分散在各部門的監管力量和監管職責整合,單部門行政,集中監管。她舉例說,深圳市成立社會綜合監管部門,除初級農產品外,對食品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實施“一口”對外監管,是食品安全監管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監管模式,這樣可以讓政府多個部門攥成一個“拳頭”發力。 ????應加大違法懲罰力度 ????亓蓉認為,隨著越來越多問題食品的出現,老百姓對于餐桌衛生有了不信任感,而造成目前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處罰力度不夠,如果提高違法的支付成本,商家就會自覺遵守食品安全相關規定。另外加大處罰力度的同時,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體系,將出現問題多的生產經營者驅逐出食品生產行業。 ????“食品監管不能像消防員一樣,哪里起火就滅哪里,應該從源頭抓起,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亓蓉說,衛生監管應該有前瞻性,不能等問題食品出現了才去關注、監管,要把監督關口前移。衛生監督不是簡單的行政工作,它具有很強的技術性,應該由專門學科的人擔當。亓蓉說,目前食品安全監督采取的是分段管理,在整個安全監督鏈條上,各個環節都由不同部門監管,甚至出現監管漏洞,如果由一個部門牽頭,落實食品安全綜合監督責任,就不會發生出現問題各部門互推責任的現象。 記者 陳 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