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萬年,男,1963年5月出生,漢族,初中文化程度。共產黨員,現任青島港集團公司西聯公司黨委書記、副經理。 1990年,徐萬年從沂南革命老區來到了青島港。十幾年來,先后從事過裝卸工人、班長、副隊長、副經理、黨委書記。多年來,他做人本本分分,工作勤勤懇懇,2004年,他帶領全班練絕活,創紀錄,創出了17分14秒安全優質裝完一節火車的集團最高紀錄,成為全港火車裝卸作業的“排頭兵”,也打破了全國海區紀錄。 干副隊長時,在他的帶領下,從2006年1月份到11月中旬,他所在的裝卸隊共裝啤酒10萬多噸,總計一億瓶,破損率始終是零,“啤酒裝船億瓶不碎”被樹為青島港的服務品牌。2007年4月至今,擔任公司生產副經理期間,他每天十幾個小時在現場,抓生產組織協調管理,全年刷新集團紀錄82項,公司紀錄138項,年平均每秒吞吐0.3噸,效率同比增長25%,用一個碼頭干出10個碼頭的活。 交通運輸部對青島港農民工隊伍建設高度關注,其間徐萬年連續多年榮獲集團級“優秀農民工、十佳農民工”的榮譽稱號。2005年,他被集團授予了“萬年速裝”員工品牌。并成為全集團第一批轉合同制的農民工。2007年,徐萬年的家庭被授予青島市“十佳和諧家庭”。2008年,徐萬年被評為山東省首屆百名農民工之星的第一名,并被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同年還榮獲山東省“十佳優秀農民工”、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等共五項榮譽稱號。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作為青島港8000多名農民工的杰出代表,徐萬年秉承著青島港“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的優良作風,成功實現“由掙錢吃飯向扎根海港、由短期務工向愛崗敬業、由普通打工者向產業工人”的三個根本性轉變,在不斷的自我挑戰中自我提升,在不斷的自我錘煉中實現自我超越,逐步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萬年精神是交通運輸部多年來對農民工關心培養的結晶,是徐萬年20多年海港經歷精華的濃縮,凝聚著徐萬年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勞動者本色,忠于職守、求真務實的卓越品格,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超前膽略和協同合作、團結關愛的高尚情懷。 第一、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勞動者本色。 20多年如一日,徐萬年勤于學習、勇于進取,兢兢業業,埋頭苦干。他最推崇《磨道》中的一段話:經過千錘百煉,經過一番鐵杵磨成繡花針的不屈不撓的拼搏,就一定能磨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磨出一段精彩的人生,磨出化繭成蝶的燦爛輝煌,前提是看你敢不敢磨,愿不愿意賣力氣。從入港干裝卸那天起,徐萬年把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勞動者本色發揮到極致,懷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貞信念,視海港為家,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無怨無悔、一往無前。 第二、忠于職守,求真務實的卓越品格。 徐萬年立足本職,無私奉獻。干裝卸時他是個敢于拼命的硬漢,苦活累活搶干在前;當裝卸班班長、副隊長時,又先后帶領職工們冒著艙內的高溫和碼頭低溫先后創出卸凍魚、氧化鋁等貨種多項全海區紀錄,并不斷創新,被青島港授予“萬年速裝”員工品牌;擔任西港公司副經理的他,把辦公室搬進現場,每天用腳步丈量全公司24.7萬平方米的碼頭、庫場,一年365天,他堅持“5+2”、“白加黑”,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不分白天、晚上,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做到了“職工踩著領導的腳印上班,領導踩著職工的腳印下班”。 第三、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超前膽略。 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徐萬年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創造一流業績。他善于學習,勇于鉆研,敢于創新,以一顆強烈的愛港心,對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尤其對各種貨種的安全操作進行提煉加工,迄今已形成1.8萬字非常寶貴、實用的港口高效安全操作寶典。同時在總結完善中大膽創新,用超常規的工作思維,革新生產管理、服務等方式方法,創出“叉纜順靠法”、“并垛堆碼”、“鐘擺式作業”等先進的工作法,創新之果層出不窮。 第四、協同合作、團結關愛的高尚情懷。 不論是作為裝卸生產的普通一兵,還是成長為班長、副隊長和副經理,徐萬年時刻發揚著團結協作、相互關愛的優良傳統,打造出一支戰斗力超強的精英團隊。他和職工們親如兄弟,情同手足,互相關照,互相幫助。他經常利用教育培訓、領導包隊等機會跟農民工兄弟談心交心,用自身的經歷現身說法,只要好好干,在青島港就有前途。向有困難的職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多方協調,想方設法解決外地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時刻把職工放在心上的徐萬年和職工們構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長城,譜寫出了一曲曲動人的和諧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