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等方面情況,吳曉青指出,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實施后,中國將有2/3的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的要求。
????他說,新標準實施后,我國將有2/3的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的要求,這說明我們面臨的大氣環境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也說明大氣污染治理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需要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改善我們國家的環境空氣質量。
????吳曉青稱,現在所說的在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具體的含義是指監測、發布,監測按照新的標準進行監測,監測的數據進行實時發布。到2016年1月,全國各地都要按照新標準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是分期不是等待,是要及早謀劃,提前準備。我們認為要做好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新標準實施的基礎工作,這需要一個過程。
????他指出,按照新標準的要求,為了科學地監測,我們還要調整和優化我們國家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合理布局全國環境空氣的監測網絡。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按照環境空氣的技術規范要求,按照客觀性、代表性的原則合理布設監測點位。貫徹實施新標準,全國大概要布設1500個監測點,這需要有個過程。二是做好PM2.5監測設備的選型工作。早在2006年,環保部首先在珠三角城市開展了PM2.5和臭氧試點監測,以后陸續在26個城市開展了試點監測,為實施新標準的監測奠定了基礎。三是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人員素質,盡快形成監測工作的能力。
????他強調,新標準發布后,已做了相應準備,以便確保今后按照新標準規定的所有污染物測得出、測得準,還要說得清。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評價和發布體系,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為公眾提供各項環境質量的服務信息。
????此外,他指出,按照國家的標準和監測方法,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有明確的技術規定。比如,我國對PM2.5的監測確定了兩類方法,一類叫做手工監測方法,一類叫做自動監測方法。剛才說的這兩種方法是作為評價空氣質量的標準方法,用其他方法監測出來的數據可以作為參考。無論哪種方法,抓緊加快大氣污染治理,特別是PM2.5的治理才是最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