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梯時好時壞何時是個頭啊? 如果說天泰馥香谷小區盼著收齊房屋維修金好把外墻刷刷美化環境、提高室溫對小區而言是“錦上添花”,實施的緊迫性還沒到非做不可的地步,那么,西藏一路三棟老樓的居民則幾乎天天要為“年過半百”的電梯提心吊膽,一旦房屋專項維修金交存后投入電梯大修中,這對住戶們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據了解,市南區西藏一路,這里的21、27和33號三棟居民樓緊緊相鄰,樓高均為9層。據了解,這三棟樓內安裝的電梯也是島城老舊電梯的代表。1989年建成以后,1990年就安裝了電梯,這三座居民樓也是青島市最早安裝電梯的住宅之一。 走進27號居民樓,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棟樓的確已經用過很多年,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隱在一角的這部老電梯。記者使用電梯后發現,除噪音稍大外,電梯設備整體運轉比較正常,但是電梯內部并沒有張貼質監局頒發的 《安全檢驗合格證》,其安全性不得不讓人打個問號。“這部電梯用了20多年了,前兩年老把人困里邊,一困就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我還被關過兩次,有時候電梯開門后還不到平層,到了樓層也不停,前前后后修了十幾次吧。不過去年三四月份維修過一次,已經比以前好用多了。”業主趙大爺說起這部電梯是“又愛又恨”。 記者隨后又來到了33號居民樓,這里的情形比27號居民樓更差。在一樓電梯入口處,已經堆滿了紙箱、自行車等各種雜物,虛掩的電梯門已經銹跡斑斑、落滿灰塵,看來這部電梯已經停用了很久。 “1994年我搬進來的時候,電梯就已經開始不好用了,經常出問題,沒幾年就徹底不能用了。”一名正從樓上步行下來的住戶告訴記者:“沒有電梯不方便 ,但是大家誰都不想掏錢,各自都有不同的單位,也不好組織,后來很多人把房子出租給外來戶了,這么一來就更沒法湊錢修電梯了,一來二去這電梯沒人管就廢棄了,樓上老住戶也不少,我們還跟不少部門反映過,但是問題一直沒解決。”另一住戶則直截了當地指出:“說來說去還是意見不統一,錢不到位,更換一臺電梯得幾十萬吧。” 全市200余部老舊電梯亟待大修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島開始興起修建高層商業大廈和民用住宅的熱潮,而電梯也隨之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記者從青島市質監局得知,截至2011年11月底,島城登記注冊的電梯共有14000余部,而服役年限超過15年的電梯則有200余部,市南區共有164部,其中用于居民小區的118部,用于賓館、飯店和工廠單位的有46部。 “這200部老舊電梯主要是在居民住宅小區,對于居民電梯,一部電梯幾十萬元、上百萬元,費用很高,居民對電梯的認識又不夠統一,所以大家出錢做大的維修、改造,困難很大。”在去年1月份召開的 “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質監局副局長叢春雷分析說,“根據國家規定,高層住宅的設計使用年限是 70年,《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住宅電梯使用15年以上或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經安全技術評估確認已無法保證安全,且無改造、維修價值的應當報廢。在一個住宅使用周期內,每部電梯要更換4次,按照安裝兩步電梯計算每部價值30萬元計算,不算維修費用,整個周期內光電梯更新所需費用就將近 240余萬元。這么巨大的數額僅靠業主平日繳納的電梯維保費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盡快建立房屋公共部位維修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