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兩個月,兩只人工繁殖的小海豹要回大海,獨闖世界了!記者昨日從青島水族館了解到,野化訓練的4只小斑海豹已經闖過捕食關和睡覺關,現在開始人類脫敏,讓小海豹不再親近人類。今年4月底,其中的兩只將放歸渤海。今起市民可為這4只小海豹起名。 野化訓練已有半年多 “我省目前還沒有人工繁殖海豹野化放養的先例,所有經驗都是一點一點摸索。”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在青島水族館海獸館看到,4只小海豹正在水池中調皮地來回游動,追逐水中的小魚,負責小海豹野化訓練的靳主任遠遠站在一旁,觀察小海豹的一舉一動。靳主任告訴記者,這4只小海豹是2010年春節期間出生的,1雄3雌,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為探索人工繁殖海豹重返大海的經驗,工作人員對它們進行了半年多的野化訓練。 “海豹野化訓練要過3關,它們已經順利闖過前兩關。”靳主任告訴記者,這4只小海豹斷奶后,一直吃水族館采購來的冰凍鲅魚、黃魚,而且它們睡覺都是在岸上。為恢復小海豹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工作人員半年前開始購買活魚,讓小海豹在水中追逐捕食。現在只要水中有活魚,小海豹會一擁齊上,將小魚吞下肚。野生環境不會有島嶼岸邊讓它們停靠休息,因此漂浮睡覺也成了野化訓練的一個內容。工作人員將水池中海水放掉一部分,讓小海豹無法上岸休息。時間一長,犯困的小海豹們只能適應著在水面上漂浮著睡覺。“雖然睡不了多長時間,但已經算是順利過關了。”靳主任說,小海豹犯困時,會仰面朝天,兩個前鰭抱在胸前,隨著波浪起伏睡覺休息,每次能睡20分鐘左右,然后游一會接著再睡。 下“狠手”疏遠小海豹 然而,從小就在人類身邊長大的小海豹太“親人”,讓工作人員犯了難。記者靠近水池拍照時,4只小海豹主動靠攏過來,用鼻子來回蹭水池玻璃,似乎在和記者打招呼。“在野生環境里這是最危險的。”靳主任告訴記者,海豹在渤海的放生區域天敵較少,因此人類就成了最大的危險。如果有漁船經過,未經人類脫敏的小海豹有可能會主動靠攏上去,即使不被人類傷害,也容易被螺旋槳打傷。為讓小海豹們怕人,飼養員現在喂食時已經不再靠近它們,遠遠將魚扔到水池掉頭就走,但小海豹仍然對隔著玻璃的游客很感興趣。“這個事比較難辦。”靳主任說,還有兩個月就要放歸大海了,他們決定讓飼養員有意識地嚇唬小海豹,消除它們對人類的親近感。“這個活飼養員們都不愿意做。”靳主任搖搖頭說,從小海豹一出生,飼養員就對它們呵護有加,誰也不愿意去傷害它們。 頭上將戴衛星發射器 靳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將根據4只小海豹的表現情況,挑選兩只放歸大海。放生海域在靠近大連的渤海,那里是國家斑海豹保護區,有一個二三十只的野生斑海豹群落。放生的最終目的是讓小海豹融入海豹群,受到群體的庇護。為監測小海豹的生存狀況,它們的頭頂將戴上類似帽子的衛星信號發射器,科研部門將依此監控它們的生活狀態,如果能融入野生海豹群,還可以監測到整個海豹群落在渤海的巡游線路。小海豹獨闖渤海前,水族館希望它們能有各自的名字。市民可以撥打電話82888549或通 過 電 子 郵箱qdaqua@126.com,給4只小海豹起名。名字被采用后,起名者可全家游覽海底世界,并到水族館與小海豹親密接觸。(記者 趙健鵬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