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周末,嶗山是許多驢友自助游的首選地,對于很多常年爬山的市民來說,不走“尋常路”已經成一種習慣,但這種冒險的習慣也經常釀出慘劇。昨天下午1時25分左右,57歲的趙先生在和同伴走 “野路”攀登嶗山巨峰時,不慎從斷崖墜落。雖然嶗山警方、119消防隊員、120救護人員和同伴全力救援,但因傷勢太重,趙先生最終醫治無效去世。 登山男子墜下斷崖 “剛才我朋友在石頭上休息時一腳踏空,從休息的石頭上摔下,落到斷崖下了。”昨天下午1時25分,嶗山公安分局指揮中心突然接到了市民楊女士的求助電話。嶗山分局指揮中心接警員一邊安撫楊女士的情緒,一邊問清了墜落地點,根據遇險地方位立即指令流清派出所、沙子口邊防派出所共6名民警火速趕往事發地實施救援。同時,接警員撥打了120前往增援,一場搜救行動就此展開。 記者趕到事發現場時,只見警車停在公路上,搜救人員已經上山。“人傷得很重,民警和一些年輕人正在輪流將傷者往下抬。”目擊者孫先生介紹說,當時他們剛剛爬上傷者遇險的轉塔嶺,就發現一名女子面色蒼白地趴在一塊巨石上往下張望,他們走近一看,發現巨石下五六米的斷崖下,一名男子側臥在石頭縫中,不斷痛苦地發出呻吟,口鼻流血。孫先生等驢友立即加入到救援隊伍中,并且下山把救援人員帶上山。 下午1時45分左右,流清派出所范國安等3名民警首先到達了游客遇險地點。民警在發現傷者后,立即繞道翻越到巨石下面。見傷者傷得較重,民警決定將擔架放進巨石底部。民警將傷者抬上擔架后,慢慢將他移到平坦的山路上。醫務人員簡單給傷者做了止血處理后,民警將傷者在擔架上固定好后,立即往山下轉移。 眾人組隊接力救援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于山路狹窄陡峭,而傷者面部、腹部多處受傷,所以救援人員前行時速度緩慢,而且體力消耗很大。為了給傷者減少痛苦,救援民警、119消防隊員輪流抬擔架下山,路經此處的其他登山游客見狀也紛紛出手相助加入了救援行列。 記者靠近傷者時,傷者已經陷入昏迷狀態,雖然口中喃喃自語,但是已經說不出清晰的話語。15分鐘后,救援人員將傷者安全轉移到山下,立即送上120救護車,火速送往青醫附院東部院區緊急救治。 搶救無效男子殞命 在傷者被送到青醫附院東部院區后,急診室的醫生立即展開了搶救,然而傷者很快沒有了自主呼吸,在這樣的情況下,救護人員推入了呼吸機幫助傷者輔助呼吸。但是在下午4時左右,醫生向趕到的傷者家屬表示,傷者已經沒有了心跳,傷者家屬隨即痛哭不已。 “身體那么好,爬什么山嘛。”趙先生的弟弟得知哥哥去世后,紅著眼圈嘆息說,趙先生住在李滄區,雖然年過五旬,但是平時身體很好,經常爬山,經驗非常豐富,不想出了這起意外。 隨后,記者從警方處得知,事發前他們一行10余人前往嶗山巨峰景區登山游玩,但是楊女士和趙先生與大部隊走散了,楊女士與趙先生在一山坡的巨石上吃飯休息后,準備繼續下山。此時,趙先生提出要方便一下。楊女士于是先往山下走了一段,不想過了一會兒,楊女士仍不見趙先生趕來,回頭發現剛才站在巨石上的趙先生不見了,接著發現趙先生已經滿血污地躺在了斷崖底下。(記者 王壽林 通訊員 劉海青) ■相關鏈接 天氣漸暖意外增多 這樣的意外在嶗山景區經常發生,就在上周,兩名老人在登山時一人突然身體不適,最終經過民警的連夜救援,兩人才化險為夷(早報曾報道)。民警范國安告訴記者,這樣的意外,巨峰景區在淡季的時候能遇到兩三起,而進入旅游旺季后,周末天天都有,發生意外的主要原因就是游客不走“尋常路”。就在將趙先生救下不久,范國安又返回巨峰景區,幫助一名迷路的游客下山。 嶗山警方提醒,市民登山游玩時,安全要放在首位,應加強安全意識,一定要按照開辟的景區路線登山游玩,隨身攜帶的藥品、食品等要充分,一但遇險不要驚慌,在撥打110報警求助的同時,積極展開自救,把危險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