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沽河治理總體目標 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實現大沽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將大沽河沿岸建設成為貫穿青島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生態景觀長廊、濱河交通軸線和現代農業聚集帶、小城鎮與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初步建成大沽河生態經濟新區 大沽河治理亮點 可以描繪為“三區五湖九濕地、綠道連通十五點、二十四橋跨兩岸、二十五閘水相連”。具體而言,就是重點建設三大濱河旅游區、五大湖泊、九大濕地,形成上下左右貫通的生態景觀長廊;打造貫穿南北的濱河生態綠道,使沿線15個重要旅游節點有機銜接;跨河兩岸新建改建24座橋梁,建立起完善便捷的道路交通網絡;在上下游建設25座攔河閘壩,實現河道水體相接、水面相連。 本報訊昨日上午,萊西市大沽河治理工作指揮部南側彩球飛舞,數百名施工人員及數十輛工程車在寒風中嚴陣以待,對青島未來發展具有特殊而重要意義的大沽河治理工程正式開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若飛,市政協主席孫德漢,市委副書記王文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書堅,市委常委、秘書長王魯明,副市長、大沽河治理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張元福,副市長王建祥,市政協副主席劉明君出席奠基儀式。 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河流,發源于煙臺招遠的阜山,流經我市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和城陽五個區市,于膠州碼頭村南注入膠州灣。流域面積4781平方公里,占青島市域總面積的45%,被譽為青島的母親河。 受歷史和自然條件限制,大沽河雖幾經整治,仍存在著河道防洪能力較差、地表水攔蓄不足、個別河段水質受到污染、兩岸城鎮化水平不高、道路交通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這一現狀,對大沽河流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形成了制約。去年5月,李群在實地調研時作出了高標準治理大沽河的指示。在隨后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市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調研決策、編制規劃、征地拆遷、工程招標等各項工作按照時間節點和法律程序,環環相扣,順次展開。 這次大沽河治理總體思路和目標是,堅持世界眼光,按照國際標準,充分發揮本土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這一戰略目標,堅持“南北統籌、全域推進”,統籌考慮防洪、蓄水、生態、環保、交通、景觀、人居、文化、經濟和社會效益,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上下聯動、市場運作的辦法,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實現大沽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將大沽河沿岸建設成為貫穿青島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生態景觀長廊、濱河交通軸線和現代農業聚集帶、小城鎮與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初步建成大沽河生態經濟新區。 大沽河治理亮點,可以描繪為“三區五湖九濕地、綠道連通十五點、二十四橋跨兩岸、二十五閘水相連”。具體而言,就是重點建設三大濱河旅游區、五大湖泊、九大濕地,形成上下左右貫通的生態景觀長廊;打造貫穿南北的濱河生態綠道,使沿線15個重要旅游節點有機銜接;跨河兩岸新建改建24座橋梁,建立起完善便捷的道路交通網絡;在上下游建設25座攔河閘壩,實現河道水體相接、水面相連。 王書堅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青島治河史上規模最大、周期最長、檔次最高的綜合性基礎建設項目,大沽河治理工程的開工建設,不僅為青島市水利事業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更標志著我市“南北統籌、全域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由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王書堅指出,搞好大沽河治理工作,利在千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對大沽河的綜合治理,將進一步增強大沽河防洪安全和供水能力,全面提高兩岸居民生產生活安全保障水平,更好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有利于改善大沽河生態環境、提升沿河景觀、打造生態景觀長廊,從而能夠依托沿河農業發展基礎、形成現代農業大走廊,提升沿河土地綜合效益,加快整合培育新型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示范區;沿大沽河兩岸的治理與建設,將進一步拉長和延伸城市發展空間,拓展和構建大青島發展框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構筑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使大沽河流域率先成為城鄉統籌的先行區和科學發展的示范區,建設成為人文居住、娛樂休閑、商貿服務、旅游觀光等要素有機結合的生態經濟發展新區。 王書堅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本著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精誠協作,密切配合,為治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高品質、全方位服務保障;希望沿河廣大干部群眾從構建未來美好生活角度出發,充分理解和支持治理工作,為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施工環境。希望有關部門、相關區市和全體建設者們,牢固樹立起安全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廉潔意識,科學組織、陽光操作、文明施工,努力把大沽河工程建成人民滿意的民心工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 奠基儀式上,張元福介紹了大沽河治理工作從調研決策到規劃編制、工程招標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本報記者 劉錕鋒) |
下一篇:洪暢堤固水清岸綠 大沽河繪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