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高新區全力打造藍色高端制造業集聚區 青島新聞網2月14日訊 近4年高水平、高強度的開發建設,以及“藍色硅谷”戰略引發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讓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站上了全新的發展平臺,這片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青島占據著日益重要的戰略地位。面對全新的未來,高新區將怎樣全新起跑?在市十一次黨代會上,本網記者專訪了青島高新區管委主任、工委副書記趙興書。 站上了新的發展平臺——“蓄勢待發” 高新區這片昔日的鹽田荒灘,經過近4年的開發建設,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深刻變遷,已經站上了全新的發展平臺。 趙興書介紹,從開發建設之初,高新區堅持園區建設、城區建設雙線推進,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22億元,修建道路150公里,綠化面積190萬平方米,綜合管溝50公里,主園區“九通一平”配套網絡漸次形成,產業發展的基礎性支撐已經比較完備。 在產業發展方面,已累計簽約企業及項目300多個,投資總額660多億元。其中過億元重點項目82個,引進了中科院聲學所、軟件所、中船重工710所和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所等大院大所。電子信息、生物制藥、高端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3+1產業格局漸次隆起。 截至2011年底,高新區膠州灣北部主園區總收入超過110億元。從開建之初用3年多時間翻了四番,以年均160%以上的增長率實現了跳躍式發展。 難逢的藍色機遇——“乘勢而上” 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特別是藍色硅谷戰略的實施,為高新區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逢的機遇。 趙興書表示,藍色經濟催生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開始進入新時代,將帶來新一輪更大規模的區域投資與合作。高新區作為引領創新發展的動力引擎,通過構建藍色經濟的發展平臺,有利于更好地獲取山東半島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區域再分配資源要素,構筑創新要素的高地,這為高新區發展藍色制造,打造藍色高端制造業集聚區帶來了有利條件。 特別是青島藍色硅谷戰略加快啟動,為高新區3+1產業提供了發展機遇。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方向正好契合了“藍色硅谷”以海洋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發及產業集聚的要求。 高新區擁有60多平方公里國有建設用地,憑借在項目落地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周期方面的優勢,為高新區加快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贏得了寶貴的時機,可以在藍色硅谷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藍色經濟層面,高新區已先期聚集了一批藍色經濟領域高端研發機構,引進了藍色經濟重點項目26個,總投資50多億元,初步建立起以股權投資為特色的藍色經濟科技創新金融體系。下一步,高新區將以建設好全市藍色硅谷中的“一園”為核心,切實發揮好產業支撐功能,重點發展藍色高端制造,超前抓好海洋生物與醫藥和海洋裝備制造兩大產業,全力打造全市泛藍高端制造新增長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