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陰荏苒,五年轉眼飛逝!隨著政府提供的救助標準不斷攀升,青島無論是城市低保、農村五保戶,還是殘疾人、單親家庭,這些社會特殊群體所得到的特殊關愛彰顯無遺; ????無論是選擇居家養老,還是入住養老院,家庭困難的老人們全部得到相應的生活補助,再無后顧之憂; ????無論是住在福利院、寄養家庭,還是踏入社會,孤殘兒童在養育、醫療、教育、就業、住房等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事業大發展的五年。據統計,我市在困難群眾救助、養老服務、孤殘兒童養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優撫安置、綠色殯葬等十余項社會保障方面,創造了在全國領先的佳績,四十余項工作成果和經驗做法得到全國推廣,先后贏得了“全國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全國社會化養老示范市”殊榮。 ????關鍵詞·助困 ????三次提高低保標準 ????“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除了我們一家三口的低保金漲了之外,我還得到了1000多元的大病救助、2000元的臨時救助,還有800元取暖費,這些救助幫了我們家里的大忙!”家住費縣路57歲的市民馮文娟,2009年患上了乳腺癌,為了治病家里花費很大。禍不單行,她的丈夫去年又失業了,一家人陷入困境……“這些年來,幸虧政府和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才讓我們一家人一次次渡過難關。”馮文娟的切身感觸,代表了島城許多困難群體的共同心聲! ????據悉,自2006年以來,我市先后3次提高低保標準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城市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420元,增長61.5%;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年1080元提高到2604元,增長141%;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從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4800元,增長140%;分散供養標準從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2724元,增長127%。同時,涉及殘疾人、孤老、單親家庭等的各項專項困難救助也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 ????專項救助城鄉一體 ????根據動態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城鄉低保對象有7.3萬戶、12.5萬人。從保障情況看,一個低保家庭在2010年家庭人均低保金的補助達到3528元,最高的達到了8074元。另據統計,有城鄉低保制度以來,城鄉之間的平均差距城市是農村的3.2倍多,最高時達到4.2倍。在去年低保標準調整前,城鄉的差距已縮小至2.3倍。通過最近一次調整,城鄉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到了1.93倍。 ????目前我市在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教育救助、孤兒生活補助等專項救助已經實現城鄉一體,達到“同病同救”、“同難同助”的目標。以醫療救助為例,全市城鄉最高救助標準全部提高到3萬元,救助比例一致,同時取消救助起付線、增加普通門診救助、救助的病種也擴大到居民醫療保險的全部病種。 ????補貼跟著物價聯動 ????在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式救助的同時,困難群體救助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其中,救助對象,從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擴大到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教育救助,延伸到從小學到大學教育的全過程;節日生活補貼發放范圍,由城市擴大到農村;殘疾家庭和社會孤老、孤兒們,在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同時,增發特殊補助……2008年,市政府建立了物價上漲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生活補貼發放聯動機制。 ????據統計,2008年以來,全市12次啟動聯動機制,為低保家庭發放物價聯動補貼3000余萬元,2011年更是4次啟動聯動機制,每人發放補貼320元,全市發放了1400萬元物價補貼資金。從2011年7月1日起,物價補貼聯動機制從城市擴大到五市三區農村,有效地緩解了因物價上漲給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扶老 ????居家養老政府買單 ????家住浮山后六小區的獨居老人蘆桂榮,今年78歲,她有一個親如女兒的居家養老服務員,名叫徐紅娟。每天早上,徐紅娟都會到菜市場給蘆大娘采購新鮮蔬菜,然后到老人家里幫她打理家務。“有了她的照料,我的日子過得井井有條,舒舒服服。”蘆桂榮老人告訴記者,自己有個養女在外地上大學,平時自己一個人在家,就盼著紅娟來,不僅生活上的事情不用她操心,還有個說話的人解解悶。 ????據悉,近5年,全市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得到全面發展,各區市共為1.2萬多名老人提供了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其中各區市政府出資為5877名困難老年人提供了服務補貼。 ????每年新增千張床位 ????5年間,我市連續3年將養老服務 “雙千”計劃——每年新增1000張養老床位、每年新增1000名政府購買服務居家養老的困難老人,列入市政府實事;出臺了《青島市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青島市農村五保供養辦法》,對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的政策、制度、管理作了系統的規范,為我市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全市城鄉養老機構已達243家(其中敬老院116家、養老機構127家),床位2.8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20張,在同類城市中位居上游水平。養老機構和床位數分別是2007年底的1.2倍和1.5倍。 ????22萬老人免費體檢 ????5年中,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近9億元資金用于養老事業。其中,投入4億元用于養老機構建設;投入近3億元用于居家養老服務,并推動居家養老由城市向農村延伸;自2006年開始,投入福彩公益金,為城鄉22萬余名80歲以上青島籍老人每人每年發放150元體檢補助,平均每年3000多萬元,累計發放了2億多元。 ????此外,我市還創造性地在社區居民家中建起了互助式養老新模式,目前全市互助點總數達到2110個;全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娛樂室總數達到392個;全市共有養老互助點1988處,使全市17.8萬名老年人受益。 ????關鍵詞·育孤 ????“四位一體”養育孤兒 ????在膠州張應鎮,48歲的宋同英曾經是4個寄養兒童的媽媽,有兩個孩子已被涉外領養,現在家里還有24歲的腦癱女孩程雙與7歲男孩王樂忠。“忠忠就是我兒子,雙雙就是我女兒,跟親生的一樣!”宋同英盼望著,這一雙兒女能在家庭的悉心照顧和老師的康復培訓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與忠忠和雙雙一樣,在藍天之家“孤殘兒童寄養工療康復中心”,還有205名孤殘兒童生活在185戶寄養家庭中。年幼時,他們在有“爸爸媽媽”照顧的家里,與“兄弟姐妹”一起上學,在老師的幫助下康復身體、培訓技能;成年后,如果不能走入社會獨立生存,仍可以在“藍天之家”這個大家庭里找到自己的崗位并獲得工資。 ????5年來,我市兒童福利事業不斷進步,建立并完善了養育、醫療、教育、就業、住房相結合的新型孤兒救助制度;2008年,我市投入2730萬元福彩公益金建成17380平方米的集身心康復、特殊教育、技能培訓、勞動就業“四位一體”的康復訓練和就業基地——藍天之家“孤殘兒童寄養工療康復中心”,優化了孤殘兒童的成長環境;探索建立了院內集中養育、城鄉家庭寄養、國內外收養、康復訓練與就業安置等多種養育模式,較好地維護了孤殘兒童的合法權益,確保孤殘兒童健康可持續發展。 ????育孤標準全國領先 ????2011年,我市又出臺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就孤兒養育標準、教育、就業、醫療、住房保障問題,作出了全面、具體、明確規定,實現了城鄉統籌,我市養育標準在全國同類城市最高,集中養育標準達1400元/月,分散養育標準達1100元/月。《意見》的出臺,從根本上完善了青島市兒童福利政策保障體系,標志著青島市兒童福利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記者 于小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