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北一地塊閑置了多年 ????1992年8月,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房地產公司正式注冊,經過20年的磨礪,扛過了2008年的低迷,卻栽倒在2011年的調控 。老房企被迫易主,轉讓了100% 的股份。無獨有偶,青島隆泰置業有限公司100% 國有股權也完成了轉讓。2月3日~5日,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從去年到現在,青島有47家房地產企業開發項目為零。 ????老房企黯然易主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發文稱,北京東方時代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473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證書,有效期滿后未依法申請延續,或工商營業執照已注銷。根據有關規定,已注銷上述企業的開發資質。這意味著這473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將不能在北京市進一步從事樓盤開發。 ????緊接著,武漢也出來了類似的情況。實際上,早在去年的時候,青島便出現了房地產企業轉讓股份的現象,這里面也有外來大鱷,還有老房企。2月3日,記者從“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查詢發現,去年下半年,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房地產開發公司100%的國有股權轉讓成功,這意味著該公司正式易主。 ????公開資料顯示,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房地產公司于1992年8月在膠州市工商局注冊成立。1994年4月核定四級資質,注冊資金為250萬元。1997年核定為三級資質,注冊資金為550萬元。這幾年開發建筑面積20多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產值1300萬元。年租賃收入400萬元,實現利稅280多萬元。 ????根據當時的股權轉讓公告,去年9月份,該公司的負債額超過了4180萬元,評估后的總資產為5106.8萬元,掛牌價格僅有923.8萬元。 ????膠南房企1.4億“賣身” ????西海岸的樓市,一則“青島隆泰置業有限公司100%國有股權轉讓公告”激起千層浪。公告顯示,青島隆泰置業有限公司100%國有股權轉讓項目經膠南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批準公開掛牌轉讓,經評估總資產18198.48萬元,負債 4111.1萬元,凈資產14087.38萬元。掛牌價格14087.38萬元。該公司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使用權面積為56093.1平方米,容積率不高于1.3。 ????“2007年的時候,當青島市區開始出地王,房價跳漲的時候,膠南樓盤本地銷售艱難。那時膠南當地的開發商資金不是很足。2009年,膠南樓市的春天來了,一直到2010年年底。與膠州綠城當了區域房價上漲的領頭羊不同,膠南房價上漲的始作俑者是個很低調的本地企業。在2009年,它第一個把那魯灣海景公寓的價格定在了一萬二起價,那時候幾乎沒有過萬的樓盤。而到了2010年,這些公寓已經過了兩萬。外來的購買力一旦被阻住或者不來了,只怕目前的價格就懸在了半空,真成了空中樓閣。”對于膠南樓市,業內人士張百忍介紹說。 ????整個2011年,膠南樓市的成交量遠不如城陽、膠州等區域。 ????大鱷也玩不轉 ????從郊區到市區,從普通房企到外來大鱷,都有樓市慘淡的身影。當開發區的海上嘉年華悄然完成60%股份轉讓;當外來大鱷上實徹底退出開發區項目的開發;當東方銀座砸35億元進軍開發區樓市;當萊陽路8號地塊降價轉讓……你發現了嗎?開發商拿地穩賺不賠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縱然是大鱷,也要為當初的沖動付出代價。 ????2010年1月22日,青島舉行土地拍賣會。位于前海一線的原市南審計局地塊成為焦點,眾所周知,綠城擊敗競爭對手,成為該地塊的主人,代價是,總價超過 40億元,地價為1.78萬元/平方米。這是當時的地王,沒有任何懸念。 ????時間到了2011年1月17日,該項目發布環評公示,該項目要成為高檔商務辦公與酒店的集大成者,適當配套建設特色商業和酒店式公寓。商務辦公建筑面積比例約占35%,酒店建筑面積比例約占20% ,特色商業服務設施建筑面積占比約10%,酒店式公寓及自身配套設施建筑面積占比不超過35%。 ????當大家期待該項目在2011年展現風采的時候,綠城陷入了種種風波。如今,該地塊拍賣已經滿兩年了,現場依然是一片大坑,高樓酒店成為奢望。上海、香港媒體更是報道說,該項目在綠城準備出售的地塊中,可能要套現。 ????47家沒開發項目 ????“去年,整個青島市進出的房地產企業很多。有在低谷拿地的,有被迫退出的。也有轉讓名下地塊的。市南區動作很大,萊陽路8號比較低調,拿地的時候媒體都沒有注意到。轉手的時候才知道是降價轉讓。地王是非常難操作的。在前幾年,可以靠延期開發來降低成本,到時候賣個高價。而現在,高端項目已經有了緊箍咒!有個很奇特的現象:李滄區一家高端樓盤,預訂的房子很多,但成交的很少。原因就是受限購影響,要等個人購房資格網簽走程序。市南區就更多了,不是個例。”太平洋房屋山東區域總經理林憲周介紹說。 ????2月5日,記者查詢青島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檔案發現,有47家開發商在去年沒有開發項目,市區、郊區均有分布。另外,在“已完成和在建項目”一欄里也有不少企業掛零。“每個房地產企業在新的區域拿地,需要注冊房地產公司。比方說,外來的大鱷,在市南區有房地產公司,在城陽區拿地,得在城陽區注冊個新公司。當這個項目開發完的時候,這個公司就會及時注銷,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林憲周向記者解釋說。 ????遼陽西路一地塊閑置多年,兩次易主 ????在市北區遼陽西路以南,吳興路以東,紹興路以西,有塊空閑地塊。大約4年前便空著。根據最新的規劃顯示,規劃總用地面積25411平方米,規劃總戶數652戶。 ????2月3日,記者到現場實地探訪。地塊已經圍上了圍欄,并寫著項目名稱“中廣宜景灣”的字樣。地塊雖然沒有開工建設,但也有一定進展。而去年這里還是一片荒涼。如今,土地進行了平整,但還沒開工。記者采訪了解到,之前地塊兩次易主。 ????另外,之前一直沒有動工的市南地王工人療養院地塊有了進展。2月4日,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項目今年會開盤,之前一直在挖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的要求高,接下來會開工建設,項目定位高端,會在景觀設計等方面下工夫,不讓購房者失望。 ????在限購影響下,高端地王的前景確實堪憂。昔日山東路地王項目的尷尬還在。根據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從去年7月該樓盤開盤到現在,成交量不足100套,仍有715套房源在售。 ????記者手記 ????“被囤”是一種痛苦 ????捂盤囤地,這個詞是在樓市火爆的前幾年產生的。意思很簡單,捂盤就是不想銷售,等著房價上漲,好賣個好價格。囤地,就是囤積地塊,等周邊房價上漲后,再開發賺取更多的利潤。如今,捂盤、囤地還在上演,然而如今房價上漲已被遏制。上漲無望為何還要囤地?沒錢開發,銀行不給貸款,融資渠道受阻。 ????正如嶗山區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常務副總說的,當前都是“被囤”,很痛苦。“現在開發較慢的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開發商實力不足,地塊成本擺在那里。這不是以前了,隨便弄個售樓處,工地上弄幾個人就可以收錢。開發商融資不到位,只能尷尬等著。第二種情況是,開發商有實力,但地塊成本太高,典型的就是地王。” ????然而政策還是很明確的,囤地兩年將被無償收回。但直到現在,青島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案例。綠城的原市南審計局地塊、工人療養院地塊都是痛苦地“被囤”的例子。(記者 李晨) |
上一篇:嫌孩子吵月嫂竟偷喂靜心口服液
下一篇:臥底臺東托管班:用拼音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