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一家調查機構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電影票是春節期間團購第一“熱點”商品,與之相對應的是,團購電影票的投訴也不少。昨天市民孫女士反映,她在使用團購的金逸國際電影城優惠券時,卻還需要再加錢。“團購的電影票才15元,但是真正你要看電影時一張電影票還要加10元錢,這不就是消費陷阱嗎?”孫女士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介紹說。 團購觀影不實惠 孫女士上高中的女兒小梅是周杰倫的粉絲,每當有周杰倫參演的電影放映,小梅都會纏著孫女士去影院觀看。孫女士原本想登錄到團購網站上購買臺東一家連鎖影院的優惠券,結果發現金逸國際電影城的優惠券每張比臺東那家影城的優惠券便宜9元錢,一向節省的孫女士就團購了兩張金逸國際電影城的優惠券。可是就在她帶著女兒去影城看電影時,卻被告知周杰倫主演的《逆戰》每張優惠券還要加10元錢才能觀看,這樣加起來票價一下子就超過了臺東那家影院的優惠券票價。孫女士追問原因,影院工作人員說是片方規定的最低限價。 愛較真的孫女士打了另一家影院的電話咨詢,結果另一家影院表示除了《金陵十三釵》在上映時有這種規定外,別的電影都沒有這種規定,而且使用團購優惠券不用加錢。“最后我發現這家影院大部分電影都要加錢,不加錢的電影往往只有一部,團購網站上是有‘限價片需補足差價,以影院公布為準’這句話,但是絕大多數影片都限價這叫什么道理?”孫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影院解釋:片方規定 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孫女士所說的情況基本屬實,金逸國際電影城孫經理對于這一現象有自己的解釋。“每部電影在上映時,制片方都對影片有最低限價要求,因為近期是春節賀歲檔,所以這一類的電影多一些,但是我們是按照相關規定加錢,我們的價格確實是最低限價。”趙經理介紹說。對于其它影城團購價格低于該影城的現象,趙經理表示可能是個別團購網站為了拉人氣,通過網站貼錢的方式拉低了票價造成的,所以對于這種差價他們也沒有辦法。 對此,消保委的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形形色色的團購券面前,消費者別忙著下單,而應該先對團購的合作商家進行“審核”,對于一些模糊的問題消費者可先去實地核實,做好“功課”,以免遇到不必要的糾紛。(記者 王壽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