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似有還無的“年味道”里,當年輕人的電玩、吃喝、相親節目單依然還在“排演”,中年人則在人情往來的疲憊中艱難踱步,而老年人卻已經在親情團聚后的分離失落中惆悵徘徊,可以說,龍年春節剛過,每個年齡段都在自己不同的“醒年”狀態中流連。當然,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之后的“醒年”還有另外一層重要涵義,那就是站在新的起點上展望未來和規劃明天,而同樣,對于每個年齡段來說,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憧憬主題和夢想色彩。 ????年輕人:從“微世界”里掙脫 規劃事業未來 ????這個春節,年輕人的節日“節目單”里除了放鞭炮、吃年夜飯、走親訪友等傳統節目外,更增加了不一樣的龍年新色彩:打電玩、發微博、看穿越劇、忙相親……這些帶著濃重時代氣息和青春色調的新 “劇目”,讓許多時尚年輕人的春節假期呈現出完全不同的亮點。然而,七天假期浸淫在現代高科技的包圍和親人對自己終身大事的深度關切中,讓許多年輕人都大呼這個春節有點累。 ????就職于一家物流公司的杜鵑春節長假后感覺非常疲乏,因為這個春節長假她比上班還要忙,由于長假并沒有休整到位,長假后逐漸增加的工作強度讓她有點吃不消。怎么盡快從“年狀態”中“醒”過來,成了她近日最重要的生命“課題”。像許多年輕一族一樣,杜鵑的春節過得“緊鑼密鼓”。節前,她用手提電腦下載了大量電視節目和電視劇,春節期間,她連續在電腦上看完了《步步驚心》和《宮》兩部穿越電視劇。“平時上班沒有大塊兒的時間看這些好玩的電視劇,斷斷續續地看沒什么意思,趁著春節就一塊看完,實在感覺過癮。”網上看電視劇之余,她的其他“春節節目”也大都是在電腦上完成的:逛網上廟會、發網上拜年祝福、放網上鞭炮、發微博等。除了與網絡和微世界的親密接觸,相親也是她春節節目單中的 “重頭戲”。“實在太累了,七天相親四次,誰能受得了,我現在聽到相親這兩個字就頭痛。” ????今年春節,像杜鵑一樣過得馬不停蹄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沉浸在高強度的電玩、K歌、相親等節目中,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多少有點黑白顛倒。為此,許多年輕人表示,節后“醒年”的過程還真有點痛苦。為了盡快從年狀態中“醒”過來,適應馬上到來的高強度工作,杜鵑先為自己制定了一個簡單的小計劃:晨起鍛煉、飲食規律,晚上早臥。“要盡快從那種微醺的年狀態中走出來,迎接工作新挑戰。”她說。當然,對于今年26歲的她來說,到了事業發展關鍵期也讓其 “醒年”的過程包涵了更重要的內涵:制定龍年的事業發展規劃。“找對象要看緣分,這是努力不來的,但是工作和事業卻是理智和有回報的。” ????中年人:從“人情世界”里突圍 規劃全家幸福 ????在過節的人群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是最不容易族群。與年輕人的“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灑脫相比,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中年人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里感受到的,除了濃濃的親情外,更多的是經濟和人情的雙重壓力。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許多中年人都表示春節開銷太大,壓力不小。孝敬老的,照顧小的,應酬同齡的,負擔過重的中年族群這個春節普遍覺得“疲憊”。 ????今年45歲的劉遇是某銀行的職員,作為單位的中堅力量,春節前他剛剛卸下工作的重擔,就投入到忙年中,先是給兩邊的老人置辦好年貨,再準備自己家里的過年東西,馬不停蹄地忙活已經消耗了他許多體力和精力,本以為春節大假可以好好休整一下,可頻繁的人情往來和突然事件卻讓他的春節假期休整夢徹底泡了湯。“家里的親戚多,我這邊三家,愛人那邊五六家,趁著過年都要走動,這個年基本都在路上跑了。”偏偏過年期間孩子又發了次高燒,讓本來就忙亂的假期顯得更加“拮據”。“年紀大了,這么個折騰還真吃不消。”他無奈地告訴記者。體力支出只是過年消耗中的冰山一角,其他各種支出更讓劉遇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給兩邊父母的過年金是每年必須的,大概6000元左右。給孩子們的壓歲錢同樣不能少,今年壓歲錢起價太高,200元根本拿不出手,一出手都是要500元,家里的親戚朋友多,大概這筆支出也花了5000元左右。加上走親戚買東西,過年聚會等也花了不少,總的開支算下來至少在15000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過完龍年春節,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出生的人們,無論體力、精力還是財力上都普遍 “支出大于收入”。“這兩天上班感覺頭昏昏的,根本沒有放長假后輕松愉快的感覺。”劉遇說。為了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劉遇希望盡快從春節營造的這種 “人情世界”里突圍出來,從昏沉的“年狀態”中“醒”過來。 ????在談到龍年年度計劃時,他告訴記者,中年人處于“承上啟下”的年齡層,擔負著家庭的重擔,他的龍年計劃是關于整個大家庭,兩邊的老人身體都不太好,需要經常到醫院檢查。上高中的孩子有早戀傾向,也讓人操心。孝敬好父母,教育好孩子之外,夫妻倆的事業也要重新規劃設計一下。“對于一個中年男人來說,無論多么累,都要擔負,這是中年人必須擔當的責任。” ????老年人:從“親情依賴”中蘇醒規劃健康快樂 ????對于許多“空巢老人”來說,過年恐怕是他們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在外打拼的孩子們像倦鳥一樣歸巢,依偎在家的懷抱中。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大團圓,給老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然而,兒孫繞膝、心情舒暢的春節一過,兒孫都各自返回自己家,盛宴之后許多老人都被突如其來的冷清“閃了腰”。 ????“孩子過年回家,自己心里總有個盼頭,渾身都是勁兒。過年期間,看著一家老少其樂融融,心里更是別提多高興了。可是這幾天孩子們陸續回到自己家里,屋子里一下子冷了好多,心里感覺空落落的。”家住寧夏路的李大媽這幾天總是悶悶不樂,自從初六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相繼離開家后,她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來。“其實心里也知道他們都是忙正事,但心里老是過不去這個坎兒。” ????記者調查發現,春節過后,出現王大媽這種心理狀況的老年人不在少數,春節期間全家團圓的熱鬧情景讓許多老人都有了“親情依賴”,但大團圓的美好感覺與幾天后曲終人散后的凄冷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他們中許多人無法及時從“親情依賴”中蘇醒過來,從而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惆悵中。記者從青島精神衛生中心了解到,春節過后是“空巢”老人患“節后抑郁癥”的高峰期。“對于老年人來說,醒年的主要內容就是積極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盡快從過度的情感依賴中走出來。”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王冠軍告訴記者。“空巢老人在節后要多參加戶外活動和交往,多接觸新事物,走出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保持健康開朗的心態,提高自身適應和心理承受能力。當然,家庭成員也要多和老人交流溝通,消除他們的孤獨感。”此外,他建議,對于老年人來說,健康和快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龍年“醒年”必不可少的主題還包括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規劃自己的健康計劃,讓新的一年在健康快樂中順利度過。 |
上一篇:青島2012開建2.3萬套保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