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山東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確定濟南市、青島市等9個市轄區內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省(部)屬醫療機構內注冊、符合條件的醫師可申報多點執業。按相關文件規定,臨床、口腔和中醫類別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最多可在3家醫療機構行醫。 與傳統“走穴”不一樣 實行試點之后,很多人認為今后醫生就可以隨意到四處行醫了,擔心專家忙于走穴而影響了在大醫院的本職工作。對此,青島阜外心腦血管病醫院黨委書記楊瑛認為,多點行醫并不是老百姓認為的醫生“走穴”。“如果允許專家隨意四處行醫,那么整個醫療服務行業就混亂了。必須有相關配套政策。”楊瑛告訴記者,比如阜外醫院的小兒心臟外科醫生要想多點行醫,首先就要與目前主要的執業醫院阜外醫院簽訂工作合同,同時與周圍一些省市的兩到三家市級或縣級醫院簽訂“定期坐診或手術”的合同。隨后,以上執業地點和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內容,須經每份工作所在地的縣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備案。隨后,該醫生才可以被允許多點行醫。例如每周一到周五在阜外醫院出診、做手術;周六周日可以根據外地患者的需求,到自己的第二、第三執業地點出診行醫,當地患者無需花時間和金錢到北京求診。 著手制定具體辦法 昨日,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該局相關科室已經接到了相關的文件,具體的實施辦法也已經著手開始制定。但其中牽涉多方面的利益,牽涉老百姓看病的切身問題,需要多在細節上進行考量,才會讓這項好政策真正發揮積極的作用。 調查1 島城早推“異地行醫” 據介紹,早在2006年5月12日,青島阜外心腦血管病醫院被衛生部特批允許異地行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知名專家來青島提供醫療服務。“通過異地行醫的試點,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來自北京的高水平心臟專家提高了島城醫療服務的水平,讓島城的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國內頂尖心臟專家的治療。”楊瑛對記者說:“以前沒試點的時候,一遇到嚴重的心臟病就要跑北京上海,徹夜排隊等待一張專家號。在北京,有蝸居在大醫院附近的出租房里,等待一張床位收治重病孩子的一家老小;還有花高價從票販子那里買專家號的患者。這些都是為了能看上知名專家。” 調查2 “多點行醫”難度不小 “多點執業”,在未有正式官方稱呼之前,被稱為醫生“走穴”。記者調查了解到,醫生是否還有精力再去多點行醫、醫院又會不會“放手”允許骨干專家外出等等一些現實存在的原因,讓多點行醫具體實施起來將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出去執業的醫生都是醫院的骨干,平時很忙,很難有時間。 ”一位院長坦誠地告訴記者,大醫院本身人手就很緊張,難以滿足流動需求。“醫師多點執業政策非常好,但是我想可能大部分優秀醫生的精力不允許。光門診都看不過來,恐怕沒有時間出去執業。 ” 即使醫生有精力多點執業,醫院是否同意放人還是一個阻力。一位民營醫院的院長對記者說:“對于醫生這種行業的核心資源,目前的多點執業政策的真正“主導”,根本就不是醫生,而是手握’點頭權‘的醫院,哪有醫生會向領導提出想兼職呢?又有哪家醫院的院長,會簽字同意自己醫院的醫生下班后到競爭對手那里行醫呢? ”在采訪中,島城公立醫院的院長都坦誠地對記者說,必須在保證本院正常就診的情況下才能允許醫生多點執業。而像目前青醫、市立這樣的大型醫院每天都是人滿為患、醫療資源供不應求,醫生多點行醫實行起來困難不小。(記者 田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