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春節,作為島城東部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的市博物館與 “中國雕塑院·青島雕塑園”兩座文化地標遙相呼應,互為映襯,從傳統到現代,共同為東部新城區帶來了熱氣騰騰的人氣。
????昨天是正月初五,市博物館也迎來了春節期間客流的小高峰。除了七大基本陳列,博物館還特別推出了兩個臨時特展:一是《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圖片展》;二是廣州博物館館藏的《“海貿遺珍”——清代廣州外銷工藝品展》。昨天上午,僅這兩展就吸引了數百名參觀者游賞。入選百大新發現的青島“潮連島燈塔”的圖片前聚集了不少本地的參觀者,這處新發現令很多本地人都感到陌生又新奇;透過廣繡的新娘衣裙、石灣窯的白釉騎象老人、瑞典“哥德堡號”沉船打撈出水的乾隆年間青花博古紋盤、象牙雕香囊等78件清代廣州外銷珍品文物,人們再度領略了清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和古人精湛的傳統技藝。
????對于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播與展示永遠是市博物館的強項,今年正月初一到初五,“尋國韻”——“龍的傳人”活動,就讓觀眾在互動答題的同時獲得傳統文化知識;“奇趣互動空間”開展的“指尖上的博物館”活動,除了木版年畫的制作,還新添了古老的技藝——拓片。制作漢畫像磚拓片、印制生肖年畫,超輕粘土的手工、陶藝的體驗、數字油畫的創作等系列活動的開展,讓人們在動手中更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據統計,過去的5天時間里,市博物館的觀眾游客數量為6560人次。
????與市博物館傳遞的傳統文化氛圍不同,出博物館沿海岸線向西,還有不少島城市民和外地游客徜徉在海浪與雕塑共同構筑的現代時尚藝術氛圍里。年前剛剛重裝開放的8萬平方米的青島雕塑園現已交由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運營,這座無墻的美術館將打造成為一座文化藝術交流和展覽學術論壇的供給站,形成產業化運營的藝術品交易中心。
????昨天,盡管代表中國現代青銅藝術最高水準的名為“青銅之聲”的展覽暫時還沒有開放,門前仍有很多游客躑躅于館舍前,記者置身于園區中,看到那些融入自然的雕塑親密接觸的快樂的人們,由衷感受到雕塑園重啟時所被賦予的新的內涵:讓藝術走進生活,讓生活步入藝術。 (本報記者 李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