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創城功臣榜上有你我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暨動員大會昨召開島城要構筑道德高地 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氣神 乘勢而上再接再厲 昨日下午,青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暨動員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召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李群出席會議并講話。 市領導張若飛、孫德漢、李增勇、胡紹軍、馬澤、王修林、張元福、徐振溪、王建祥、郄晉生、張大勇,駐青部隊首長夏克偉、杜同圣出席大會。大會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張新起主持。市委副書記、市文明委副主任王文華宣讀了我市獲得全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系列先進的名單,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文明委副主任王偉宣讀了市委、市政府《關于表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和個人的通報》和市文明委《關于表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通報》。 站在新起點瞄準高水平 李群在講話中指出,經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3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市以省會副省級城市復查測評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這個沉甸甸的榮譽稱號,凝聚著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辛勤汗水,是我們建設“文化青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李群指出,要站在新起點,瞄準高水平,進一步增強做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創建過程中,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銳意進取,所表現出來的“瞄準目標、勇爭一流,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不辭辛苦、甘愿奉獻,團結拼搏、眾志成城”的“創城精神”,已經成為我們這座城市寶貴的精神財富。但要把青島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幸福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危機感,持續不斷地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思想上比以往更加重視,措施上比以往更加有力,效果上比以往更有成效。 推動創建再上新水平 李群強調,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努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再上新水平。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創城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導向作用,將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文明發展的指導思想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使創建工作成為解放思想、推動發展的過程;將注重細節、注重常態、注重過程的工作要求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每個環節,使創建工作成為提升城市功能的過程;將關注民生、尊重民意、創建惠民、共建共享的創建理念和指標要求納入日常工作,使創建工作成為改善民生的過程;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斷超越的要求貫穿方方面面,使創建工作成為尋標、對標、達標、奪標的過程,帶動全市各項工作實現全面提升,為全國全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具體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六個提升:一是構筑道德高地,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氣神。堅持一手抓硬環境建設,一手抓軟環境和人的道德心建設,努力培育好城市的 “精”、“氣”、“神”。“精”就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精髓, “氣”就是城市的風氣風尚, “神”就是城市的精神。要在新時期山東精神的引領下,繼續總結、培育、弘揚青島的城市精神。二是優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的文明環境。要不斷總結完善、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積累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將其上升為制度規范,同時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做法,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要堅持標本兼治,大力推進科技與城市管理的融合,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法規體系,通過大力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把青島建設成為更加宜居幸福的魅力之城、品質之城。三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的工作境界。要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提升城市文明的重要保障,加強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進一步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四是推進城鄉文明一體化,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的整體水平。要進一步拓展創建空間,統籌城鄉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提升城鄉文明整體水平。五是堅持以創建惠民生,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創建的群眾基礎。要以人民幸福為追求、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持之以恒地推進創建工作,使創建過程真正成為環境持續改善、秩序持續優化、群眾持續受益的過程。六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的基礎工程。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根本,建立完善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的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立體網絡,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促進創城工作常態化 李群強調,要加強領導、健全機制,促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常態化。要最大限度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一要加強領導,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二要建立完善常態化工作機制,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供制度保證。三要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擴大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四要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創建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張新起就加強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強化創建機制保障、增強文明創建的普遍性和普惠性提出要求。 新一輪創城將更關注民生 公共設施、公共交通、醫療和公共衛生建設將成為下一輪全市創城重點內容之一 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在昨日的創城表彰暨動員大會上,我市發布《關于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征求意見稿)》,為我市2012年至2014年第四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確定目標,制定重點任務。新一輪創城將推進創建活動由中心城區向城鄉接合部、五市延伸,由城市向農村延伸,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基層基礎工作。 更加關心弱勢群體 《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新一輪創城的重點任務和具體要求,其中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為重點,著力構建覆蓋廣、多層面、立體化的市民素質教育體系。堅持推行“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組織開展扶弱、濟貧、助殘、幫困、愛老等各類道德實踐活動,深化拓展關愛空巢老人、農民工和殘疾人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繼續推進市容整治 為構建高效、全面覆蓋的城市文明管理體系,我市將整合有關城市管理數字化技術手段,建立全市公共文明管理數字化日常監控平臺。繼續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市容環境監管和運行體制改革,改革完善垃圾收運、處理及道路清掃保潔方式,有序推進垃圾分類收集。 公共服務體系會更完善 新一輪創城,我市將加強公共設施與公共交通、醫療與公共衛生建設;建設多渠道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機制;堅持從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點問題入手,集中力量辦一批實事好事,為廣大市民提供舒適便利的生活服務體系。 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更好 新一輪創城,我市將整合各類資源,加強未成年人“社會課堂”、“鄉村學校少年宮”、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等校外教育陣地建設。加強對互聯網、手機媒體、網吧、熒屏聲頻、出版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大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關注并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流浪兒童、孤殘兒童以及邊緣兒童等未成年特殊群體的教育管理,切實保障和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與合法權益。 創城獲獎市民感言 我為創城付出 我從創城受益 昨日舉行的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暨動員大會上,除了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了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和個人外,市文明委還對580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給予了通報表彰。記者看到,受到通報表彰的文明市民來自我市各行各業,他們中有志愿者、有普通社區居民,有環衛工人、有社區管理人員,還有參加“三支一扶”的大學生。來自不同領域的文明市民在說起創城獲獎感言時,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共同的感受:建設文明青島需要人人努力,青島成為文明城市又讓人人受益。 “紅飄帶”車隊隊長慕春華: “紅飄帶是星星之火” 創城表彰和動員大會上,青島藝華出租公司“紅飄帶”車隊隊長慕春華作為創城窗口行業的從業者發表獲獎感言。 感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既是主力軍,又是受益者。創城,讓我們住得更加舒心,辦事更加順心,出行更加省心,讓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青島人歷來人心向善,古道熱腸,‘文明自己、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紅飄帶精神就是青島城市精神和市民氣質的自然流露與體現。一條紅飄帶也許只是星星之火,而千萬條紅飄帶交相輝映,就會融合成巨大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改變社會風氣。” 226路駕駛員郭玲玲: “文明就在崗位上” “人人參與創城,創城讓人人受益,或許在有些人看來,這只是創城的口號,但這句口號卻是實實在在的道理。”獲得創城表彰的公交巴士公司汽車二隊226路駕駛員郭玲玲,對市民參與文明創城的理解,落在崗位文明上。開公交車11年,她的車每經過一個站點,她都會微笑提醒乘客應該注意的一些乘車細節。特別是對老年乘客,她的服務非常細心到位。226路終點站是社會福利院,有不少老年人乘坐這趟公交車,為了給老人們提供出行方便,郭玲玲時常將公交車開進福利院提供接送服務。她還經常利用休班時間,找老人們聊天,在福利院,只要一提郭玲玲,不少老人都爭著認“閨女”。 感言:“如果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大家都能以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標準,做好本職工作,也是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一份貢獻。你對乘客好,乘客對你會更好,這是我的工作感言,也是在崗位上參與創城感受到的文明真諦。” 太平鎮社區居民董國芬: “創城是我們的事” 市北區太平鎮社區居民董國芬,以創城志愿者身份受到了“創城文明市民”榮譽表彰。說起創城帶給社區以及居民實惠,她認為自己最有發言權。 感言:“連續多輪創城,不僅改變了太平鎮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也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們社區的樓院原來大多數是土路,創城過程中,政府出資對所有樓院進行了地面硬化、環境美化,一下子讓居住環境有了大變樣。看到了創城帶來的實惠,居委會再組織市民參與創城活動,居民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原來有的居民認為創城是政府的事,事不關己,可現在一說創城,大家都能主動參與,因為只要走出家門,大家都能看到創城帶來的實惠。” 另外,因為創城促進了社區居民文化娛樂生活建設,現在社區里經常組織居民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包粽子節、納涼晚會等活動,讓整個社區的居民感覺生活有趣味,社區有活力。 改變就在眼前 2011年作為第三輪創城“決勝年”。我市開展了“創建文明城、迎辦世園會、大干200天市容環境十大整治行動”,扎實推進視覺污染、環境衛生、市政道路、鐵路兩側、機動車排氣污染、園林綠化、停車秩序、建筑工地、建筑立面、居民樓院等方面的綜合整治,先后拆除違法戶外廣告4萬余處,61.3萬平方米;拆除各類違法建筑63.8萬平方米,使島城市容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老城區展現出新街景,八大關比過去更加靚麗,鐵路兩側變綠了變美了,老舊居民樓院成了大花園。(記者 劉延青 攝影 記者 王建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