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飄帶志愿者在討論乘務細則 公交版頭文字D 在王艷心中,駕駛的天地很廣,也很有挑戰性。2010年2月,公交六路隊開展一場“老傳統考先鋒”駕駛員操作技能比武活動,路隊各條線路的精英都自告奮勇參加比武,爭奪“工人先鋒號”的牌子。比賽中,駕駛室內放著一個2000毫升的量杯和一個吊鈴,考核以量杯里的水是否晃灑和吊鈴是否響動作為檢驗駕駛員操作技術的標準,這就是路隊多年流傳下來的“一杯水”老傳統,王艷多年來一直將它作為自己駕駛工作的標準,也練就了這“一杯水”的絕活。比武中,王艷獲得第一名。 絕活不是一天兩天練就的。王艷特別喜歡開車,所以她來到公交不久就報名學車了。當時新學員要跟車實習將近一年的時間,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段比較自由的時間,經常晚來早走,只管開車不管修車。而王艷卻不同,無論師傅上頭班車還是末班車,她都堅持一秒不少跟班上,一寸不離地聆聽師傅教誨,駕駛技術、節能技術、服務藝術,她一點不漏地學習。也就是這個時候,她了解了一些關于“一杯水”、“老秒表”等公交傳統的技能標準,體驗到他們對于自己當好公交駕駛員的指導作用。 她自己頂班開車第一天,就給自己制定了“追求優秀”的目標,她把這些老傳統利用起來,每天在自己的車上放置一杯水,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時間久了,她的心里也裝著這“一杯水”,時時刻刻用這個標準來督促自己,努力達到優秀。不論開什么車,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各項車輛檢查,王艷總是做得一絲不茍,她駕駛的車輛總是能夠保持良好車質,并多次榮獲路隊“免檢車輛”稱號,這是王艷做到安全運行的一個“法寶”。 五年前,王艷來到214路線,214路線由東海國際大廈發往云南路,沿途穿越多個居民區,道路窄,小路多,而且往返都要穿行繁華鬧市和風景區,春夏之際,游客如織,節假日之時行人接踵。面對這種復雜的運行線路,王艷總是謹慎駕駛,禮讓三先。她對記者說她心里裝著“四穩”(即起步穩、行車穩、進站穩、停車穩)和“四不開”(即不開高速車、不開英雄車、不開斗氣車、不開僥幸車)。運行中堅持中速行駛,準點運行,停穩開門,關門走車。王艷在駕駛員崗位上已經工作了19年,累計安全行駛40多萬公里無事故,多次被授予“安全駕駛標兵”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