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金融工作會議,作為金融業的“風向標”,被市場寄予了較高的期望。
據透露,第四次金融工作會議將于1月6日~7日在北京召開。經過15年的發展,中國金融業已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與之前三次不同,如今中國的金融業正面臨國內外較為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這“三化”的進一步推進,是市場普遍較為關注的議題。同時,一直處于爭論漩渦的“金融國資委”,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之際,也受到了各界的關注。
“三化”成關注焦點
根據相關報道,此次金融工作會議的議題由之前國務院部署的15項重大金融課題,調整為10大議題,其中包括了加快債券市場改革發展、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規范發展信用評級機構等。
“現在金融改革進入到了比較深層次的階段,要解決金融領域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金融開放也進入到一個比較關鍵的階段,要實質性的地開放,這是中國經濟金融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趙錫軍表示。
趙錫軍分析認為,中國前兩次的金融工作會議都有較為明確的主題,到第三次議題涉及就廣泛了一些。主要是因為剛開始中國的金融較為簡單,到第三次會議時候,金融行業的框架逐步建立起來,因此議題更廣泛些。現在,主要面臨金融業更深層次的改革,任務更加繁重。
“這次會議既要著眼于當前,又不能夠僅僅著眼于當前。議題的核心應該是“三化”,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興業銀行[12.79 0.63% 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利率市場化已經被提了很多年。魯政委認為,目前“三化”已經不得不推進。從內部來看,銀行存款一直增長乏力,長期下去對銀行流動性有影響;并且,目前央行的數量調控政策已經越來越捉襟見肘,而利率工具,在沒有市場化的情況下,央行沒有盯住的目標匯率,達不到資金配置的效果。同時,西方國家也一直向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施壓,匯率自由化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
“三化”也能夠引發出中國當前需要深化改革的金融議題。比如,利率市場化就需要推進債券市場的發展,這也涉及到評級機構的規范。利率市場化推進之后,銀行的利差不再有保證,這個時候,銀行綜合化經營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