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偵破特大販賣嬰兒案 青島偵破特大販賣嬰兒案 【探訪】 吉某 嬰兒體質決定出售價格 該團伙成員吉某說,干他們這一行,對3歲以下的孩子統稱為“小貨”,吉某將“小貨”轉手給下線,一個孩子的差價在1萬元左右,中間的差價由吉某與鄂某私分;下線再往外出售,一次能賺3000—7000元的差價。 此外,嬰兒價格也有浮動性,買賣雙方可討價還價,待售嬰兒的相貌、體格、氣色、健康狀況以及雙方的急切程度等,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 苑某 當地陳舊觀念帶來市場 昨天上午,記者在城陽看守所見到了薛某的同伙苑某。苑某說,他最早接觸販賣孩子的事是在去年2月份。當時,菏澤定陶老家的一個親戚告訴他,家里已經有了一個男孩,希望再收養一個女孩。與薛某接觸后,苑某得知她有關系可以搞到孩子,就通過薛某給親戚介紹了一個女孩。“那次都是薛某和親戚直接交易,我沒有參與,因是幫親戚的忙,我也沒有收錢。”苑某說,得知他能找到孩子,后來,許多人紛紛找他,于是他也加入到薛某的團伙。 苑某說,在他老家,許多居民還有一些陳舊的觀念,如重男輕女、子女雙全、養兒防老等,所以一些沒有孩子的夫妻,或只有一個男孩或一個女孩的家庭,都希望再收養一個孩子,因此販賣孩子在當地很有市場。他所從事的交易,都是在親朋好友之間,或是通過親朋好友介紹來進行的。 村民 買孩子負債離別時感傷 記者了解到,在被販賣的嬰兒中,不乏有令人感動的故事。當解救民警找到定陶的 “收養人”劉梅(化名)家時,劉梅說,她和丈夫結婚10年未孕,也曾多方尋醫問藥,一直沒有結果。后來,聽在外打工的老鄉有辦法,一家人經商議,決定購買一個外地孩子,這樣也可以避免與孩子家長接觸,于是全家籌措了一筆錢,買下一名男孩。開始,滿以為從此一家會其樂融融,哪料到孩子到家沒幾天就開始發高燒,且高燒不退,縣醫院、市醫院都去了,始終不見好轉,一家人沒白天沒黑夜悉心照料。半年來,僅給孩子治療就花掉了數萬元,加上買孩子的費用,為了這個孩子,一家人花掉七八萬,為此負債累累,不知道收養孩子是福還是禍,到頭來還得送回孩子。 “當時,幾個養父母給孩子帶上了喝剩半桶的奶粉,包上滿滿一包袱的小衣服和小被子,離別前,他們抱著孩子不停地哭,就像跟親生子女離別一樣。”辦案民警說,解救孩子后準備返青時,養父母與被販賣嬰兒離別的場面曾令他們心酸。 【供述】 無力撫養賣掉親兒 根據吉某的供述,2011年11月16日晚,民警在萊州一出租房內,又成功抓獲出售孩子的四川婦女姜某(37歲),到案時,姜某還帶著兩個孩子。隨后,姜某被刑事拘留,后來,考慮到姜某的兩個孩子無人照料,城陽警方又對她采取監視居住,讓她暫住在城陽一家旅館。 說起自己的悲慘遭遇,姜某在城陽派出所一度流淚。幾年前,姜某和丈夫一起從四川到萊州務工,經過夫妻倆的努力,家庭狀況剛剛有所好轉,不料,丈夫又染上吸毒的惡習,并多次被警方查獲處理。當時,他已經有兩個兒子,如今,一個5歲,一個2歲,本來就生活困難,沒想到,2010年年底,她發現自己再次懷孕。懷孕期間,丈夫因吸毒被強制戒毒關押在淄博,從此,她帶著兩個兒子艱難度日。2011年,她再次產下一名男嬰,孩子剛剛出生沒幾天,她主動聯系上老鄉吉某,以3.3萬的價格將孩子賣掉。(記者 王濤 通訊員 謝坤 欒云海) |
上一篇:春運實名制檢票趕車需提前40分
下一篇:探訪中國第一乞討村另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