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天眼”系統指揮臺。
龜山電視塔上的消防遠望攝像機 25萬枚“天眼”守護全城 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昨日通過驗收 ●系全國首個城域級全數字化監控系統,全球也不多見 ●最強攝像頭位于龜山電視塔,可“穿云破霧” ●每平方公里平均有500個探頭,信息保密,市民隱私有保障 本報訊昨日,被譽為城市“智慧之眼”的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成功通過專 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2009年9月啟動建設。歷時兩年建設后,終于成功通過由兩院院士李德仁、工程院院士趙梓森等組成的專家組驗收。 昨日,市領導胡緒鹍、趙飛、劉立勇等參加了開通儀式。 武漢25萬個探頭分三類。第一類為市級監控點,5000個,用于覆蓋主城區出城道口、跨江大橋、隧道、主要路口和重要部位,是骨干視頻監控網,目前已全部建設完成,總投資2.98億元; 第二類為區級監控點2萬個,用于覆蓋城市主要聯通道和區級重要部位;第三類為社會監控點22.5萬個,由社會單位按統一規劃自建,其使用和入網方法為“本地儲存、本地調用、按需接入”。 【探訪】 “天眼”有三大智慧 昨日,記者來到設置在武漢市公安局內的“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運行維護中心,實地一窺“智慧之眼”的過人之處。 全觸摸屏操作 如同一個大“IPAD” 進入運維中心,最吸引視線的便是正中的一個指揮臺。圍站在臺前,俯視臺面上的電腦屏,呈現的是武漢電子地圖,這就是一個“電子沙盤”。 “這是全觸屏操作的”,市公安局信通處副處長王煒輕點屏幕,地圖放大、縮小,各個點位的電子眼分布一目了然,都形象地用一只紅色眼睛的圖像表示。 點擊地圖上的“眼睛”,就出現了該點的實景監控畫面,手指在屏幕上左右拖拽,就如同轉動了鏡頭,可以360°旋轉觀察。 整個操作,用手指點擊即可完成,多點觸控的體驗,如同在操作一個大的IPAD。 據介紹,通過這個“電子沙盤”,能夠讓決策者快速、清晰看到武漢城區每一個地方的實時監控畫面,可以說,站在這個監控中心,就可以隨時觸摸城市的角落,感知社會動態。
全市要道均有“天眼”
“天眼”助力121爆炸案偵破 清晰度堪比電視直播 壞了會“主動報告” 點擊電子地圖上的“眼睛”,就能看到視頻實景。記者看到,這些圖像都非常清晰,“有的監控探頭傳輸畫面的清晰度,甚至達到了電視直播水平”。 有趣的是,電子地圖上,有個別“眼睛”是閉著的,“這代表此處電子眼沒有運行,系統很聰明吧”,王煒笑著介紹。 這體現的正是該系統的又一項領先技術——自動運維,出現故障的監控探頭會自動報警,不僅在電子地圖上有所顯示,還會通過運維中心后臺判斷故障原因、自動向運維部門提交維修指令,“如果不在規定時間內修好,系統會自動考核、扣分”。 人車速度有異常 系統可自動報警 監控探頭這么多,靠人工監控嗎?不,系統可以自動發現問題。 工作人員將政府機關門前監控畫面調出舉例,“如果這里有一輛車著火了,濃煙冒出,系統就會報警”。另外,通過設定,此處監控畫面內如果出現不明遺留物體,甚至連車輛、行人經過的速度超過常規,系統都會報警。 除了安全保衛,系統在智能警務上有了更多進步。記者看到,利用“出警分析”功能,民警出發前往報警點位,可以迅速調看沿途攝像頭,選擇最暢通的路線快速趕到。 利用“圍捕分析”功能,一旦在某點位發生突發案件,警方只要設置圍捕區域,整個區域的攝像頭全部調出,犯罪嫌疑人、車只要在路上出現,就逃不出“注視”。 【放心】 隱私有保障 根據日前公布的《2011武漢市地理信息藍皮書》,截至2010年,武漢市主城區總面積為493.76平方公里;25萬個攝像頭,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探頭”數目超過500個,可以觀察到城市最細微的一舉一動,不少人有信息泄露的擔憂。 對此,公安機關表示,整個系統使用的是公安光纖專網,在建設之初就非常注重安全性。除了確保系統本身安全可靠,視頻信息共享實行分層分級授權,嚴格保密,防止威脅城市安全。 【展望】 市民可享四大便利 【小知識】最強攝像頭在龜山電視塔 ●武漢將更平安 ●尋人找物更方便 ●視頻游武漢不是夢想 在知名景點設置了80多個探頭,信號將逐步接入武漢門戶網站,讓游客在網上就能游覽武漢。 ●提供出行建議 視頻監控還可以為市民提供出行建議,交管部門已經開始進行此方面的嘗試。 我市“智慧之眼”系統中,有多種類型攝像頭。 ——最常見,球型、槍型攝像頭:這種最普遍,球型攝像頭一般設置在街道路口,觀察一定范圍內情況;槍型攝像頭一般設置在卡口,拍車輛、識號牌是一流。 ——升級版,一體化云臺攝像頭:這是一個槍型攝像頭安裝在一個可旋轉云臺上,由于槍型攝像頭可上下看,云臺可360°旋轉,其監控范圍更廣,一般設置在高樓邊,可“抬頭”觀測高處情況。 ——風景區,寬視角全景攝像頭:一臺就要三萬多元,視角廣闊,全景旋轉,可供游客視頻游武漢。 ——設置最高、功能最強攝像頭:位于漢陽龜山電視塔210米平臺處,三臺攝像機朝向三個方向。這種攝像機,一臺就要20多萬,具備透霧功能、40倍變焦。 【亮點】 全國領先 上海重慶前來學習 據介紹,整個系統中,其布局、組網、運維等多個方面均有創新,在全國同類城市處于領先水平。在試運行階段,就有重慶、上海、鄭州、西安等多個城市前來學習。 “一般監控系統,都是在一個小范圍形成系統,但武漢市做到了全城監控都能整合入系統”,工作人員介紹,用專業術語說,它是全國第一個城域級全數字化監控系統,甚至在全球都不多見。 也就是說,通過授權,全市任何一個接入口,都可以進入系統,對視頻信息進行查看、調閱;而在過去,必須要到監控探頭安裝的地方,才能調取視頻資料。 另外,該系統使用的是專門建設的公安光纖專網,全數字化,還把過去我市已有的模擬視頻探頭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和聯網。可以說,我市視頻監控系統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非常高,直接建成全國一流水平。 此外,武漢市還創新地提出了“圈、塊、格、點”的布局模型。 簡單地說,在武漢城區29個進出道口設置監控點,形成封閉的“圈”;在11座跨江大橋和1條過江隧道設置監控點,將全市劃分成漢口、漢陽、武昌三“塊”;在主干道交叉路口設置監控點,形成若干個網“格”;在重要公共場所、學校、醫院等重點部位設置監控“點”,實現全方位監控。還在部分巡邏警車上安裝了移動攝像探頭。 這樣一來,如果有人作案,即使躲著攝像頭,拍不到事件發生經過,但只要此人有行動軌跡,就一定能發現他,并鎖定他。(文/記者 肖娟通訊員 潘峰 應后威 圖/記者 金振強 通訊員 應后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