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濟南長清區曹樓村的這座漢代古墓被盜挖。隋得圓 攝 22日,濟南長清區歸德鎮曹樓村一漢代古墓被盜,這已是該古墓第2次被盜,盜墓者一晚挖掘出8米深的洞穴,讓人驚嘆。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 現場目擊:一夜被挖出8米深洞 23日上午,記者趕到位于曹樓村北臨的古墓。整個古墓面積約千平方米,四周均是田地,距離最近的村民家約500米。一個大院將古墓包圍,3米高的院墻 記者來到院中,看到院中央有一個深約8米的垂直洞穴,洞口四周是被剛剛挖出的泥土。 洞穴呈長方形,寬約30厘米,恰好夠一個人出入。一旁的石碑上刻著“濟南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樓古冢,1997年1月20日”。 村民嘆息:這已是古墓第二次被盜 曹樓村村民張先生平時負責看管古墓,由于家離古墓約1公里,他每天會去古墓轉一圈,沒事之后就會回家。22日下午,他打開院門驚訝地發現,古墓已遭人挖掘,現場只剩下新鮮的泥土和凌亂的腳印。“這是古墓第二次遭人盜挖,這次盜墓人沿著之前的盜洞挖掘,所以比較快。”張先生說,古墓被盜挖的時間應是21日夜晚。張先生發現古墓被盜后,立即向長清文物保護單位匯報了情況。 據了解,村民對古墓非常愛惜,為了保護古墓,前幾年村里出錢建成院落。每逢農歷的初一和十五,都有村民前去祭拜。 文保人員:盜墓者可能“空手而歸” 據長清區文物保護隊工作人員介紹,現場勘察來看,古墓在2008年第一次被盜挖時,對墓葬的形制已造成實質性破壞,盜墓人第二次將洞穴挖開后,古墓內全是淤泥和地下水。“工作人員進去查看發現,墓穴內情況復雜,可能是盜墓者發現無法繼續盜挖就撤退了。”據工作人員介紹,已在現場提取了盜墓者留下的痕跡,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