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真情表白 百姓受益最大 ????“環境美了,設施好了,創建文明城市讓我們老百姓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在采訪中,島城市民由衷地感嘆。 ????建于1984年的貴州路67號樓院,改造前有多處違法建筑,樓體常年失修,公共部位門窗破損,一些居民還在院內圈地種菜。整治過程中,拆除了煤池子,粉刷了外墻面,更換了門窗,平整了路面,并對小花壇進行補 ????興隆路街道海岸路22號居民楊新娟說,創城啟動后,所住樓院的變化可用“天翻地覆”來形容——路面硬化了,花壇建起來了,健身器材添置了,原先坑坑洼洼的破損路面全部硬化鋪裝了荷蘭磚,居民樓前的一段矮墻拆除了,全部換成了1米高的新型木塑柵欄。除了居住環境變化外,“人性化”的服務更是得民心。“比如,院子里安裝了多組不銹鋼晾衣架,給居民帶來了極大方便。” ????李滄區滄臺路小區曾是出了名的棚戶區。創城過程中,這里的變化更是讓居民嘖嘖稱贊。 ????任秀芬老人說,過去小區有一片空地,到了夏天雜草叢生,蒼蠅蚊子亂哄哄的,小孩子的胳膊腿常常被叮咬出大疙瘩。現在,廣場一修,長廊一建,燈籠一掛,漂亮著哪! ????年過八旬的江瑞英高興地告訴記者,過去樓下車輛亂竄,常常驚出一身冷汗,聽到車響還得早早起身轉移,老胳膊老腿兒慢騰騰的。司機急了,直按喇叭。現在樓后面做了規劃,車行道、停車區、綠化帶、休閑區都有了,再也不用擔心給車輛讓道了。 ????天山社區現有居民7000多戶,住房大多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建成。創城整治中,社區為近20個樓院粉刷了柵欄,進行了綠化,并清理了菜園,拆除了違法建筑。“我兒子今年結婚時的錄像,給別人看時,人家還以為我們住在別墅區呢!”居民王文娟向記者講述社區的變化。 ????隨著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推進,舊城改造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家住云南路街道的林澤福告訴記者,以前30多戶居民擠在一個大雜院,上百人共用一個公共廁所。現在大伙住上了設施配套完善的新建高樓。“我為新樓寫了首打油詩:樓下有綠地,上樓有電梯。室內有雙氣,外墻穿暖衣。”林澤福喜滋滋地誦讀著。(姜慧麗) |
下一篇:直抒胸臆:高興驕傲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