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半島網聞 > 正文

青島藍色硅谷一馬當先 當藍色經濟建設排頭兵

來源:青島早報 2011-12-22 06:37:44

  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2萬人,擁有近海海域1.22萬平方公里,天然港灣49處,海岸線長711公里,綜合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如今的青島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逐步成為以海洋、港口、開放、品牌、奧運、旅游等為特色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

  盡管面海而興120年,青島對海洋這一巨大寶藏的探索,依然任重道遠。2011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一我國首個

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明確指出,膠東半島高端海洋產業聚集區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域,青島是這個核心區域的龍頭。一個雄心勃勃的藍色戰略志向在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的腦海里開始構建,做足海洋這篇文章,成為當下青島謀求科學發展的最迫切愿望之一。

  時代重任

  當好藍色經濟區建設排頭兵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陸地資源已顯得十分有限,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把發展的戰略目光由有限的陸地資源投向廣袤海洋。藍色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正在并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2009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這是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謀遠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豐富深化區域發展戰略、促進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年1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規劃將青島定位為藍色經濟區核心區的龍頭,我們感到責任重大,青島的發展迎來了新的重要歷史機遇。”李群說。

  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同一個藍色戰略主題下,區域發展競爭更加激烈。僅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就包括山東、浙江、廣東三省,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成為這些區域的重中之重。面對這樣一個百舸爭流的局面,青島如何以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科學定位自身,如何發揮海洋科研的本土優勢,在發展高端海洋產業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如何真正肩負起龍頭重任,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先行者?

  李群介紹說,兩年多來,青島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指示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海洋國家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成為全國首個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城市,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港口吞吐量達到3.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200萬標準箱,分別列世界港口第七位和第九位。董家口港區等重點區域快速發展,藍色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青島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已于今年6月建成通車,發展藍色經濟的基礎設施條件更加完善。

  “青島作為全國重要的沿海城市、久負盛譽的海洋科研城市以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的城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當好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排頭兵,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李群告訴記者,今后一個時期,青島將堅持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提升工作,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努力在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進程中先行一步,充分發揮先行帶動作用,力爭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未來藍圖

  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引擎

  為了更好地規劃和發展青島藍色經濟,青島市發改委成立了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藍色硅谷規劃編制組接受采訪時,對青島市所提出的 “藍色硅谷”發展概念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規劃編制組認為:藍色硅谷,是指以海洋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發及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域。青島建設藍色硅谷是在新的發展階段積極落實國家海洋戰略,加快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提出的全新戰略構想,對進一步增強我國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設水平,提升青島城市競爭力,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規劃編制組向記者具體描繪了“藍色硅谷”的未來藍圖:

  首先,要建設國際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加快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機構和研發中心、海洋高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與國外海洋學科交流,參與國際重大海洋科研活動,引進利用國外智力資源,構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地和科普基地。

  其次,要建設國家海洋科技自主創新示范區。著力加強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和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在海洋基礎科學、近海應用技術和深海應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增強我國海洋自主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建設中國海洋科技城和深海科技城。

  最后,力爭使青島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引擎。通過藍色硅谷建設,提高海洋科技研發和海洋高技術企業培育能力,不斷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提供科技創新成果,輸出技術、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帶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快速發展的引擎。

  “青島已經具備了打造藍色硅谷的優勢和條件。”李群指出,青島作為全球30個 “世界最美海灣”城市之一,擁有與美國硅谷、印度班加羅爾相媲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青島海洋人才云集,聚集了全國30%的海洋科研機構,50%的海洋高層次科研人才,70%以上的涉海兩院院士。科研院所和人才的集聚,帶來了國內領先的海洋科研團隊,獲得的國家海洋創新成果獎占全國的50%,海洋科學研究多個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青島海洋產業初具規模,是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示范基地,去年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557億元,海洋產業總產值達到了1683億元。

  藍色硅谷 體現了真正的世界眼光

  “藍色硅谷”概念一經提出,連中國入世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原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都拍手稱贊。他說,青島作為山東發展藍色經濟的重中之重,提出“藍色硅谷”的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硅谷很容易讓人們想起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一個產業培育的地方,一個平臺,所以提出藍色硅谷的理念和戰略,可以推動并奠定整個青島作為山東藍色經濟排頭兵的位置。

  “藍色硅谷的提出,體現了真正的世界眼光。”龍永圖說,用硅谷的人才標準、基礎設施等來發展青島的藍色硅谷,藍色硅谷將大有作為,全國藍色經濟的發展看山東,山東的藍色經濟發展看青島。青島有著獨特的藍色企業和產業。

  海洋賦予了青島獨特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內涵,塑造了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造就了勇立潮頭的進取精神、大氣謙和的寬廣胸懷、同舟共濟的協作意識;同時,青島也初步具備了建設藍色硅谷所需要的通訊、交通和現代金融體系。如今的青島,“藍色硅谷”之帆已經揚起,前行的方向也已明確。做足海洋這篇文章,成為了當下青島謀求科學發展的最迫切愿望之一。

  青島簡讀

  悠久的齊魯文化形成了青島深厚的歷史積淀,開放的西方文明為青島注入了濃郁的歐陸風情,上世紀30年代的文人薈萃為青島增添了瑩瑩光彩,而2011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則將這座百年歷史文化名城青島,剎那間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一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明確指出,膠東半島高端海洋產業聚集區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域,而青島,就是這個核心區域的龍頭。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也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程。揚起“藍色硅谷”的風帆,青島開始了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海洋科技領域一馬當先、獨樹一幟的航程。

  青島建置雖不過百余年,但其所轄地區的歷史卻源遠流長,她們都載荷著豐富的歷史內容并擁有許多文化遺跡。6000年以前這里就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生活在這里的中華民族重要族源之一的東夷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岳石文化。

  東周時期屬齊國管轄,并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城市———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登臨現位于膠南市的瑯琊臺。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瑯琊起航東渡日本。漢代漢武帝曾在現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祈神人于交門宮”,并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唐、宋、元、明、清各時期,青島嶗山遍布道院、道庵,太清宮成為當時全真派道教第二叢林。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調登州(今膠東地區)總兵章高元率兵移駐青島,這標志著青島建置開始。自1897年德國侵占開始,這座城市的變遷堪稱近現代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縮影。由于青島市區地理位置優越,尤其是青島港口的修筑和膠濟鐵路的通達,在較短的時間里,便從十幾個小村鎮發展成為一座城市,此后曾數次遭受殖民主義的統治。

  1922年12月,中日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件》,同年12月10日,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正式收回青島主權。抗戰勝利后,青島被國民黨政府接管并成為我國的海軍基地,現已建成為海軍博物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青島經濟更加繁榮,對外貿易業更加發展,已成為山東省對外開放的龍頭。青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海洋科技城,擁有占全國50%的海洋科研機構,聚集了50%以上的全國海洋科技人才,創造了碩果累累的海洋科技成果。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青島正以建設一個以港口貿易、現代工業、發達農業、金融服務、旅游度假、海洋科研為特色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宏偉目標闊步前行。據《經濟參考報》

-

相關鏈接

上一篇:青島霧霾天增多 2013年起監測PM2.5數據(圖)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包头市| 宁陕县| 闽清县| 宁南县| 如东县| 咸宁市| 克什克腾旗| 开江县| 福建省| 察哈| 竹溪县| 凤翔县| 沛县| 宁武县| 松原市| 封丘县| 自贡市| 沙坪坝区| 西昌市| 沐川县| 潜山县| 黔西县| 丰县| 西盟| 大关县| 香格里拉县| 雅安市| 梧州市| 翼城县| 盐亭县| 天长市| 红桥区| 余江县| 霍林郭勒市| 庄浪县| 龙岩市| 朔州市| 全南县| 巴中市|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