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三月份,城陽區首次提出打造“動車小鎮”的概念,這個概念涵蓋的不僅是有形資產,是硬實力,更是獨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坐標。產業能量將得到幾何倍數的釋放,文化屬性生成并得以彰顯。“動車小鎮”就像是在產業與文化之間注入一股粘性很強的介質,使之成為有靈魂的整體。 危機感,是城陽區推動“動車小鎮”的最大動力。環伺四周,中國高速鐵路的另一翼“北車”所在地長春,已經率先提出打造 “世 毫無疑問,配套企業與核心產業唇齒相依。配套企業的成長可以折射出高速列車產業的進化史。青島康平鐵路玻璃鋼有限公司,是一家高速列車配套企業,是鐵道部指定的九大供應商之一。總經理孫忠正雖然年逾五十,但渾身上下散發著敢于冒險的“牛仔”氣質。“技術的領先性,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保障和動力。我們企業與歐洲多家公司合作,合作的前提是這個技術必須是世界領先的。”孫忠正對記者說,“我在這個行業干了快20年了,列車從200公里到400多公里,對技術的要求標準是不一樣的。當車速從350公里到400公里時,軌道上飛濺起來的石子對車頭的撞擊程度會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測算必須精確,不同程度的作用力,決定某個部位鋼板的厚度。這就是高技術的魅力。” 一個強悍的產業,就是一個吸附力強大的磁場。關聯產業、人的生活、所在區域的命運都隨之發生變化。棘洪灘史志辦公室負責人劉好軍更愿意用生活細節來表達巨變。他說:“去年秋天,在去濟南的動車上,偶遇一個當年在棘洪灘下過鄉的知青。當這個花甲之年的老人得知他是當地人時,很關切地詢問:到了雨季,棘洪灘的路還是流氓泥?”還沒等劉好軍回答,這位老人就給陪同自己的晚輩解釋,“流氓泥”,就是在雨天,腳踩在地上,泥能把鞋子沾下來。劉好軍笑著打斷了老人的回憶,說:“您老有時間再回去看看,我請你喝酒。敢跟你打包票,現在你回去了,肯定認不出來了。咱們坐的這個動車,就是從咱棘洪灘開出來的。” 許多關心棘洪灘的人不知道,棘洪灘懷著更遠大的理想:打造世界級的“動車小鎮”。加快構筑以高速軌道交通裝備為龍頭,集研發、設計、制造、維修、服務及相關配套產業為一體的產業集群。這個集群是棘洪灘駛向未來的“橋梁”。 站在“動車小鎮”概念性規劃圖前,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于瑞清如數家珍——在24.1平方公里之上,以高速列車為產業核心,建設具備高端生活品質、優越生態環境、一流配套設施且極具地方特色的現代化、世界級動車小鎮。顯然,這個將要從紙面上“破蠶”的規劃是棘洪灘未來的曲線,也是農業思維向工業思維轉變的驚人一躍。 預計到“十二五”末,兩家龍頭企業實現產值650億元以上,整個高速列車產業產值1000億元以上;動車小鎮城市化率達到80%以上,建成區面積達到17平方公里,林木覆蓋率達到38%以上……這些沉甸甸的數字,是構成“動車小鎮”未來的清秀“感官”。 在一定意義上,決策者更愿意將“動車小鎮”看作一個有靈魂的生命,有產業重量,有文化熱情,有鮮明的獨特性。 世界美術史上流傳著著名的阿佩萊斯線條。據傳,有一次古希臘畫家阿佩萊斯拜訪另一位大畫家宙克西斯,在家中沒有見到他,便在墻上畫了一條線。后來,回到家中的宙克西斯根據這條線,便猜出了是哪位客人造訪過他家。 “動車小鎮”,就是試圖在更廣闊的經濟版圖上,留下一條高度精確、高度獨特的阿佩萊斯線條。(記者 王杰 本報通訊員 劉學平 李延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