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最特殊的病人,因為身患艾滋病,而經常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歧視。他們雖然行走在城市、生活在陽光下,卻絲絲毫感受不到社會的溫暖。如何使他們燃起希望,遠離彷徨,也許是在第24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時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陳冬終于放下心中的戒備開始講述:“孤獨、彷徨、恐懼、無助,這些感覺每時每刻都侵蝕著艾滋病感染者的心靈??梢哉f,艾滋病感染者都是在絕望中度過每一個夜晚的?!?/p>
????在中國,約有42.9萬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由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蒼白、公眾對艾滋病的不甚了解,以及對死亡的恐懼,艾滋病感染者成為人群中的孤獨者。
????距離有時候未必能產生美。他們自稱,永遠無法融入主流社會,他們是活在這座城市的冬天里的一群人。
????2011年12月1日,飄揚的紅絲帶提醒著人們,第24個世界艾滋病日的到來。
????但是,就業歧視、就醫歧視、教育歧視,仍是艾滋病感染者無力解決的問題。
????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歧視,他們選擇了沉默,隱沒在人群里。
????從一名艾滋病感染者變成了能為別人做事的志愿者---在天津,陳冬接觸了近千名艾滋病感染者,為他們做心理疏導。
????陳冬說,我愿意做一個燃燈者,給他們灰暗的生活帶去一絲光亮。
????世界是黑白的
????1996年,孫亞的兒子出生。由于先天性腭裂,需要手術修復。
????2002年8月,孫亞帶著6歲的兒子從老家鄭州,來到北大口腔醫院,進行修復手術。
????“手術前各項檢查正常,包括HIV(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睂O亞說。
????因為血小板過低,孩子被輸入250ML濃縮血小板。之后,一家人回到鄭州。
????2003年11月,孩子因嚴重的肺部感染,去鄭州一家醫院治療。
????化驗結果出來后,醫生跟孫亞說,要做好思想準備。
????“艾滋病晚期。我兒子怎么可能得這種病?”孫亞說,當時就覺得,一家人將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自兒子被確診那天起,孫亞就知道,他們一家人將擁有另外一張身份證---艾滋病。這張身份證,讓他們很難再融入主流社會。
????“我那時候想,如果孩子不行了,我就把他的血液輸到我的體內。這樣我們可以融為一體,孩子永遠活在我的身體內?!睂O亞說。
????孫亞認為,兒子感染HIV是這次輸血和手術造成的。
????2004年,孫亞因此將北京手術的醫院和提供血液的血站告上法庭,但一審、二審均敗訴。
????由于艾滋病并發癥,孫亞的兒子得了神經系統疾病---癲癇。
????“孩子會無意識摔倒,頭上摔的包像小龍人似的?!睂O亞說,一天能摔幾十次。那聲音就像冬瓜摔到地上一樣,咚咚的。
????有一次,兒子摔到小便池里差點淹死。于是,夫妻倆的視線便一刻不敢離開兒子。
????晚上睡覺,只要兒子一有動靜,“我馬上就要作出判斷,是他撓癢癢還是犯病了?!睂O亞說。
????手術可以緩解兒子的癲癇病。但是,當孫亞帶著兒子到北京一家醫院就診時,因為檢測出HIV陽性,醫院拒絕手術。
????因為得病,孫亞的兒子過得基本是封閉式的生活。沒有同齡的玩伴、不能上學、也不與外界接觸。
????有一次,孫亞想了半天,還是決定帶兒子出去,到小賣部買東西?!?00米的路孩子暈了4次。有時候,任何選擇都有可能是錯的?!睂O亞說。
????“今天天氣這么好,怎么不帶孩子出去玩?”朋友的提醒,成為孫亞的負擔。孩子對光線特別敏感,出去就會犯病,尤其是陽光燦爛的時候。
????這讓孫亞感嘆:所有美好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負面的;一些負面的東西反而對我們是一種安慰。
????活在灰霾下。孫亞這樣形容自己8年來的生活。
????隔著一堵圍墻,一邊是孫亞的家,一邊是學校。從孫亞家的窗戶可以直接看到學校。
????每當學校下課鈴響起,沸騰的操場對孫亞一家人來說都是一種刺激?!拔乙蚕肷蠈W。”兒子說。
????“你要問我現在天是什么顏色,我不知道?!睂O亞說,我們的世界是黑白的。然而此時的北京,在記者采訪的小屋內,灑滿了午后明媚的陽光。
????唯一讓孫亞略感安慰的,是周圍鄰居的心照不宣?!安幌袷寝r村,在你背后指指點點的,那真是受不了。”
????和“圈子里的人”交流,孫亞稱之為扎堆取暖?!叭ψ永锏娜恕倍际前滩「腥菊撸∮褌冊谝黄鹂梢詴乘浴?/p>
????憑著多年志愿者的經驗,孫亞說,生活、醫療保障對于艾滋病感染者來說最重要。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救助不到位。
????艾滋病感染者的治療,分為心理干預、藥物治療和營養支持。
????河南對感染者的藥物治療是“五定”政策,即定地區、定醫院、定病種、定藥品、定費用總額。其他兩項基本空白。
????孫亞認為這“五定”,讓感染者沒有選擇充分醫療的機會?!皩Π滩「腥菊邅碚f,需要適當的過度治療。定點的醫院是鄉村級的,想轉院根本不可能。沒有醫院會收你?!?/p>
????現在,孫亞夫婦已經辭掉工作,24小時全職照看兒子。
????孫亞不敢奢想未來:過一天是一天吧!我們哪敢想以后,孩子怎么辦?我們老了怎么辦?
????他們需要燃燈者
????對艾滋病感染者來說,心理干預很重要。這一點,陳冬深有體會。
????陳冬認為,一旦被醫院確診,應該立即有心理專家進行干預、關懷。這時他們心理最脆弱,基本崩潰了。
????已經有家庭的感染者,有的選擇自殺;有的因為自責害怕傳染給伴侶,選擇離婚??梢哉f是家破人亡。
????但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干預在中國是缺失的。陳冬說,這導致他所接觸的被感染者80%以上都有報復心理和逆反心理。
????“適當的心理干預,至少能延緩他們的生命,讓他們有更長的存活期?!标惗f。因為抵抗力差,心情不好,感染者機會性感染治愈的周期要比正常人長許多。
????但機會性感染的費用,讓很多艾滋病感染者不堪重負,甚至自殺。
????“你是沒有看到他們凄慘的樣子,境遇太悲慘了?!标惗f。
????感染者普遍都會感到無助。在陳冬接觸的千余名感染者中,有50%的人選擇沉默。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家人和周圍的朋友。沒有家人的關懷是最痛苦的。
????因此,主動檢測和敢于檢測的被感染者不到十分之一,這個比例甚至還低。陳冬認為這是非常可怕的。
????實踐證明,只有大量的人愿意接受檢測,預防才會生效。
????一些感染者的機會性感染都是雙重感染,比如:同時感染淋病、梅毒、乙肝等。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這個群體需要燃燈者?!拔蚁M芙o他們絕望的生命帶去一點陽光。”陳冬說。
????如果有社會學者或心理學者的介入,讓感染者有一個疏導的出口,可以幫他們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不去再感染別人。
????陳冬憂慮的是,如果不介入心理干預,那么被感染人群將會呈幾何級式遞增。
????他還發現,艾滋病感染者的文化程度越來越高、年齡越來越??;社會的歧視度在增大。
????“有的人聊得好好的,突然間就消失了。當我接到電話聽到他們自殺的消息時,傻了?!标惗f,二十多歲啊,那么鮮活的生命,而且家里就這么一個孩子。
????“這不是他們的悲哀。為什么要歧視他們?為什么不能接觸他們?給他們一些關愛?”陳冬認為,同性戀這個群體已經存在了,如果再這樣壓下去,危害性越來越大,感染者的數量不會減少。
????陳冬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對感染者常說的一句話是:災難來臨的時候不要恐懼、不要痛苦、更不要哭泣。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抗擊他,因為很多奇跡就在這1%里產生。
????和所有艾滋病感染者一樣,陳冬希望公眾對艾滋病的認知能有所提高,進而關心、愛護這個群體。
????孤獨的孤獨者
????劉進今年34歲,命運的無常讓他不住地說:我的命運為什么這么悲慘---出生僅58天,母親去世;1歲時父親去世;12年前,結婚僅1年便離婚。
????劉進的家在河南省永城市某村。2005年,劉進去常熟一家服裝廠打工,認識了一位離異、同鄉的女工。在一起住了七八個月后,新女友突然消失了。
????劉進回憶,有段時間女友老是拉肚子、發燒。問她怎么回事,她總說沒事,輸點藥水就好了。
????2008年,劉進也有了同樣的癥狀:腹瀉、發低燒。之后,縣醫院確診,劉進為艾滋病感染者。
????“我當時不敢相信,根本不可能?。 眲⑦M說,得了這個病,一想到84歲的奶奶和13歲的女兒,眼淚就往下掉。跟神經病一樣。
????后來劉進才知道,女友是艾滋病感染者,怕他知道就跑了。
????“我去她們村找過她,聽說已經去世一年多了?!眲⑦M說。由于常期腹瀉,他患了肛周膿腫。
????第一次,當地一家縣級醫院因為劉進是艾滋病感染者,拒絕手術。
????第二次,劉進隱瞞了病情。另一家醫院順利地給劉進做了手術。
????劉進家里有兩畝地,正值壯年的他基本沒有勞動能力。
????現在的劉進一米七,不到80斤。由于機會性感染,他的左腿麻木了半年多了。劉進說:“我們娘仨兒的生活費就靠我一個月60元的低保,再賣點麥子、玉米。”
????“沒有錢,醫院也不給用好藥?!眲⑦M說,現在在服用免費的抗病毒藥物。
????除了得病帶來的痛苦,村里人的孤立也讓劉進感到苦悶。
????沒有人跟他們說話;看到他們經過,鄰居立刻把門關上。
????有一次奶奶走到路上,村里人跟奶奶說,以后不要上大路走了。
????“在村里,我們是被孤立的人,沒人說話、沒人來往。我們娘仨一般不出門,就在家呆著?!眲⑦M說。
????兩三個月前,劉進見到了楊毛黨---外村的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唯一一個與他交流的人。
????“楊毛黨讓村里人拿棍子打出來不讓進村,臉都打破了?!眲⑦M說。
????對于村民的過激反應,劉進說,在我們農村,都認為這個病是傳染病,得了幾年就會死。我們也沒有關于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斑@個病已經讓人很痛苦了,再被歧視心里受不了?!眲⑦M希望能跟其他人多一些交流,這樣能多一點溫暖、多一些理解、不被歧視,心里會好受一點。
????“能活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我死了以后,沒人給奶奶做飯。還有,孩子怎么辦?”這是劉進最害怕的。
????弱勢中的弱勢
????袁文莉,一個健康的女性社區工作者,但她的工作與艾滋病有關---“河南女性抗艾社區組織網絡”負責人。
????袁文莉發現,受艾滋病影響的婦女和兒童是弱勢中的弱勢。兒童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就學歧視和營養。
????感染兒童就學問題依然嚴重,有些兒童在家鄉無法找到愿意接收的學校,不得不異地就學,因此而付出高昂的費用。
????“媒體也報道過艾滋學校(僅有一個或幾個艾滋病兒童)的故事,但這種標簽化的學校根本無法給孩子們提供正常的教育,而更像一個收容所?!痹睦蛘f。
????即使勉強被學校接收的,HIV陽性的兒童也會遭到來自老師和其他同齡伙伴的歧視和排斥,而這種歧視和排斥對兒童的傷害是最大的。
????孩子們的營養是另一個問題。艾滋病兒童家庭大多貧困,兒童的營養無法保證。
????而2009年3月6日民政部頒發的文件:《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見》(民發〔2009〕26號),至今未得到有效落實。
????袁文莉和同伴們呼吁,民政部要加快和財政部的協調,盡快落實資金落實文件,使孩子們盡早享受到國家的政策和溫暖。
????除了兒童,艾滋病女性感染者也需要更多的關懷,尤其是作為女性的特殊需求,如女用安全套的提供、女性婦科病的檢查和治療等。
????“女性感染者會比男性遭受更多的歧視和污名,承擔更多的壓力,甚至因感染而遭受更多的暴力(包括身體暴力和性暴力)。同時,還要承擔照顧家庭其他成員的工作。”袁文莉說。
????袁文莉身邊有一些幸運的女性感染者。她們感染狀況發現較早,得到了規范的治療,身體狀況良好。并通過國家政策或個人努力在經濟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也慢慢從心理上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她們成為了志愿者。用自身的經歷和經驗,幫助和自己一樣命運的人,幫助她們走過最艱難的階段。
????感染者需要的是來自醫生的更好的治療、來自法律的無歧視環境、來自政府的更好的關懷政策,她們不需要正常人的特殊對待。
????“健康的身體、一定的物質保障、家庭的接納、社區的支持是心態良好的保證??梢源偈顾齻儽M快放下包袱,更好地去尋求新的希望和未來?!痹睦蛘f。(廉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