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商坦言不敢再賒賬 昨日下午,專門給房產項目做塑鋼門窗配套的祥安達玻璃負責人管女士告訴記者,現在樓市成交低迷,資金回籠的情況不太樂觀,開發商都不同程度地拖欠建筑費用。“樓市低迷,房子不好賣,我們的回款就慢,本身業務量就不大,現在資金周轉很麻煩。去年年底做的一個項目至今還沒結賬呢。”管女士說,他們也知道現在開發商的日子不好過,但光干活不結款,小企業運轉都成問題,因此他們現在都不敢賒賬了,要么就是先付款要么就是貨到付款。“即使不接這單業務,也不敢冒賠錢的風險。”管女士說,目前由于樓市持續低迷,大家都在觀望,有部分小供應商已停產或轉產,將資金投向其它行業了。 揭秘 開發商年底加緊“囤糧” “來自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目前青島市存量房已經超過14萬套。在目前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開發商調整自己的生產建設速度是很正常的。”青島克爾瑞專業房地產咨詢公司的林專員告訴記者,“萬科在青島2010年的銷售收入是40個億,青島本地的大型房企銷售額也超過了20億。從資金回流情況來看,開發商不會因此出現資金斷裂的問題。”他認為,“目前出現工地靜悄悄的情況應該與房地產企業調整自己的建設進度有關。”林專員稱,目前國家調控樓市的政策還在持續,樓市銷售低迷,開發商需要等待整個行業的回暖,而不是急于開工建設。“每到年底,開發商需要回籠大量資金,尤其是各項福利、獎金、工程款、物料款、貸款利息等都需要大筆資金投入,開發商需要大量回籠資金。”林專員說,尤其是上市房企,到了交出年終成績的時候都會能省就省。即便是建材供貨商到了年底也不愿意再出貨,而是往回收款。此外,每年到12月份,在青島打工的零工也會減少,很多南方工人都會提前回家過年,這也導致了開發商面臨工人減少的客觀現實。 記者 劉海龍 康曉歡 趙玉勛 原野 “活搶人”變成“人搶活” 開發區零工市場工錢縮水一半許多工人提前回家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位于開發區江山南路的一處自發勞務市場,車剛停下,就被周圍的建筑工人圍起來。“老板,有什么活?”工人們爭先恐后問個不停,當得知記者來意后,大家隨即一哄而散。“我已七八天沒找到活干了。”來自臨沂的郭學偉告訴記者,現在各建筑工地施工放緩,許多樓盤都是干些零散小活,根本看不到熱火朝天的熱鬧場景。“整個開發區在建樓盤應該超過80多個,但很少有加班加點施工的。”郭學偉說,這個零工市場一個月以前還有四五千人在這蹲點。“由于長時間找不到活干,還要搭上吃住開銷,已有一半工人提前回家了。”郭學偉說。來自臨沂的莊緒杰雖然只有23歲,但從事建筑行業已6年多。“一個月前還是活搶人,現在變成了人搶活,之前的工錢是每天一百五六十元,現在的工錢縮水一半,每天只有七八十元,大家還搶破頭。”莊緒杰告訴記者,之前他每月能收入3000多元,現在每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去掉吃喝和租房費用,幾乎剩不下錢。“像木工、瓦匠、鋼筋工等大工,每天工錢也從240元跌到了120元。”莊緒杰說,“去年,樓市紅火的時候,我們的工錢也跟著瘋漲,錢少了根本不去干,我們也可以挑活干,現在不行了,有個活干著能按時發工錢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