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新聞網11月21日訊 學生作為沒有走進社會的青少年人群,維權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記者從開發區工商分行了解到,今年4月,開發區某高校3名女生一起到家佳源西側某發廊內剪頭發,理發師起初說,不滿意可以不交錢,不想理發后被告知必須交300元錢,否則不能走人。面對這種出爾反爾的騙局,3名學生只有撥打12315維權電話,經過開發區工商分局調解,發廊最終將人放走,并按原先3位同學的要求收取了平均幾十元的理發費用。 學生美發遭遇霸王套餐 今年4月份,開發區某高校的3名女生一起到家佳源西側的一個發廊內剪頭發,理發師一直說:“做做看,不滿意可以不交錢。”可是事后,同學小張做了頭發燙染,卻被要求交300元左右的費用,3位同學剛在學校內參與了開發區工商分局公平交易處的維權宣傳活動,所以堅持要按照店內明確標志的價格付錢,協商無果后,由于發廊不放人,3位同學撥打了自己輔導員的電話。 隨后,輔導員撥打了工商分局12315維權中心的熱線電話,公平交易處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發廊,在執法人員對發廊經營者認真教育后,發廊最終將人放走,并按原先3位同學的要求收取了平均幾十元的理發費用。 維權講座進校園 開發區工商分局公平交易處處長王叔成告訴記者說:“青少年維權意識相對較薄弱,因為他們社會閱歷少,在遇到一些消費侵權行為時,不善于通過工商部門協調解決。年輕人的消費多集中于一些電子產品的購買或者接受美容美發等服務,而這些消費領域也是極易出現一些糾紛的領域,所以我們針對青少年群體進行維權意識宣傳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見效的。” 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公平交易處執法人員就先后走進轄區內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校園,采取課堂授課、座談、設立咨詢臺等形式,向學生認真講解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消費者申訴暫行辦法》等有關知識,舉辦講座近20場,同時接受了在校學生咨詢,并向學生發放相關宣傳資料5000余份,使廣大在校師生樹立起牢固的維權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