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是我市防空警報試鳴日,上午10時至10時30分,包括“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災情警報”的防空防災警報依次在島城上空響起。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市首次啟用無線調頻技術,由過去的手動控制變為現在的智能控制,并能利用廣播、電視同步發放警報信號。也就是說,今后我市一旦拉響防空防災警報,市民除了能聽到室外警報器發出的鳴響外,在家里或車上的廣播、電視中,也能第一時間收到同步發放 廣播電視齊“鳴”警報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一輛25路公交車上看到,在城市上空鳴響防空警報的同時,公交車移動電視的屏幕上同步閃現出一組醒目的文字——“預先警報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空襲警報,鳴6秒,停6秒,重復15遍;解除警報,連續鳴3分鐘”,并用紅色標出了“鳴”的字樣。 “這是我市防空警報試鳴首次啟用的無線調頻技術,可以同時向廣播、電視同步發出警報信號?!笔腥朔擂k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我市的防空警報全部采用了這種無線調頻技術,實現了統控、群控和分控,具有音響、語音兩種報警功能和二次報警能力,并能利用廣播、電視同步發放警報信號。這樣就節省了“媒體中轉”時間,使防空辦公室能夠自主發出預警信息。另外,還可以保證一些在家中或者其它場合、因環境影響而無法聽到警報的人群,及時獲知訊息。 另外,我市投入大量資金,對防空警報器進行了更新、改造和升級,七區五市人口密集居住區的警報覆蓋率達到98%,具有多功能的電聲警報器數量占警報器總數量的比例達到70%以上。另外,我市還有多臺移動警報器,遇有緊急情況可以作為固定警報的補充,以達到主城區警報信號全覆蓋。 LED屏提醒聽障人士 “防空警報,是防空襲行動的信號。市民熟悉這些警報信號,一旦發生險情能夠處變不驚。”市人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昨天上午島城上空先后四次響起的防空防災警報,分別是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災情警報。為了讓市民通過更多方式了解人防知識,熟悉防空防災警報信號,提高全社會防空防災避險能力,市人防辦在市中心聾校組織部分市民、學生在警報試鳴的同時,舉行了防空防災演練;電視臺等媒體播放《防空防災警報信號“視頻手語專題片”》配合警報試鳴,使特殊人群也能了解防空防災知識。在昨天的市中心聾校演練現場,記者看到,每個教室的前方都有一個LED顯示屏,警報響起時,顯示屏上同步顯示出 “防空襲緊急疏散”等字樣,老師們用手語告訴學生立刻疏散,并很快帶領學生有序疏散到了安全場所。 緊急避險到這些地方 一旦發生空襲或災情,市民可以往哪些地方疏散避險?市人防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利用地下空間建設了一批平時功能為停車場、商業、過街通道和地鐵疏散通道的人防工程項目,如市民熟悉的龍山地下商業街,已建成并使用的海琴廣場、地景大道、葡萄酒博物館、青島大學過街通道等。這些人防工程項目平時具有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戰時或發生災情時就承擔起群眾疏散避險的任務。 “市民聽到空襲警報后,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附近的人防工程。進入人防工程時,要保持鎮靜,服從人防工作人員的組織指揮,切忌在工程口部造成混亂和擁擠。”市人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還啟動了21個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建設總規模達36萬余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9億多元。其中,四方區海倫廣場人防工程、香港西路一號地塊人防工程、四方小學人防工程已被市委、市政府批準列入市區公共停車場建設規劃重點項目。這三個項目建成后總共可為社會提供500余個地下標準停車位。 今年,全市完成審批防空地下室面積140萬平方米,新竣工備案防空地下室面積20.1萬平方米。新竣工防空地下室已為地面建筑配建地下停車位4000余個。目前,全市已開發利用人防工程達100余萬平方米,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達兩萬多個,實現了人防戰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高度統一。(記者 于小陽) |